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 越优秀的人越喜欢运动

越优秀的人越喜欢运动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精英见面会,本以为大家领域不同,聊起天来会有隔膜,没想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运动特别感兴趣。

小萱曾经是一位CEO,生了两个宝宝后目前在家做全职妈妈,她和老公都是马拉松爱好者,两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带着女儿们跑马拉松,尤其是她老公,虽然是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平时“日理万机”,但每个月都要完成30公里的慢跑,这是他们考核员工的一项重要指标。

谈及跑马拉松的感受,她说网上有一段描述特别准确:“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由我们决定是快还是慢,为什么要周而复始地奔跑,因为只有跑得越远,才能离自己越近,我们不断试探现实的自己,超越那个想象中的自己。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我正在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完整。”

而坐在我旁边的另一位运动健将是丽丽,她是瑜伽控,各种瑜伽流派,呼吸要诀如数家珍。她虽然在相对稳定的国企上班,但平日里绝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机械无聊。她名校毕业,海归回国,不到30岁就升到了部门主管。工作再忙,内心的秩序也不曾被打乱。烦闷的时候就铺开瑜伽垫,来一套

哈他瑜伽或者5分钟冥想,思路就清晰了。

还有长期坚持游泳的医学博士,热爱夜跑的畅销书作家,擅长泰拳的注册会计师……我忽然发现原来越优秀的人越喜欢运动。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是长跑爱好者。他曾公开表示,长跑与投资的相通点是忍受枯燥的过程以及控制自己的欲望。不仅自己喜爱,巴菲特还积极将跑步融入了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当中,把马拉松变成伯克希尔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

2013年5月,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就曾举行了一场名为“投资于自己”的5公里长跑比赛,由巴菲特亲自为其命名。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每天都跑5到10公里不等,无论他在哪个国家。每年他还会选择性地参加两到三个全程马拉松。郁亮说:“没有时间运动,就有时间生病”。万科已经把员工健康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并和管理层奖金挂钩,以此激励管理层重视员工的健康。在这一规定的带动下,万科长跑队员的身影已经在波士顿、布拉格、莫斯科等世界多地马拉松赛场上出现过。

雷军的最爱是滑雪。据说在离开金山后,雷军数次因滑雪带来的顿悟而对移动互

联时代有了新的认识,最终催生出了小米。据媒体报道,那句著名的“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便是他站在雪场山顶的感悟。滑雪作为雷军灵感的源泉,在小米时期也未曾中断。在小米3的发布会上,雷军就特意提到超灵敏触控就是因为他希望戴着滑雪手套也能操控手机。

专业人士认为,事业有成的人天生喜欢艰巨的挑战,善于把长远的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任务,这一切天然地契合马拉松等耐力运动的要求。而且,成功和运动之间具有复杂而密切的联系。更细致一点来分析就是优秀的人身上往往更具备对人生有益的体育精神。

首先,优秀的人勇往直前,喜欢挑战艰巨的任务。他们总想通过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很多项目表面上看是战胜了别人,事实上是超越了自己,尤其是最后冲刺的刹那间,奋力超越的是自己的体力极限。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无论眼下境况如何,不害怕、不退缩,勇往直前,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其次,耐力是成功人士共同的品质。有报道指出,奥美大中华区执行长庄淑芬是著名的“跑者”,20年未曾间断,她曾经在微博中这样写道:让我上瘾的

事情不多,然而持之以恒的运动绝对是其中之一。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从1982年开始跑步,持续跑了二十几年,风雨无阻。在日复一日的长跑中,他有了很多独特的人生感悟,并把这些点滴情绪记录在了那本著名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像他说的: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动中的流动性的东西。它就像是一种重复又神圣的仪式,构建起生活的节奏,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涌出。

运动心理学家查理·布朗的培训对象既包括职业运动员也有公司管理人员,他认为,事业有成的人的行为习惯“非常适合耐力运动项目,打网球需要手眼协调”,他说,“而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则又需要身高和敏捷,耐力项目只需要咬牙坚持到底就行了”。那些商业上异常成功的人士通常清楚该如何设定长远目标,以及怎样把它分解为一系列可行的阶段。

美国塔夫茨大学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