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触到的人越高端,相比之下难免颓废自卑。这是个多好的契机啊,让你终于明白了圈子固然重要,但自己是谁更重要。
我想起了很多年前,老公刚从名校毕业,那时候他去了政府机关,安分守己地朝九晚五。而他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报社、杂志社,其中有几个非常优秀的人才成了媒体大亨。
他们有的是杂志社的执行总裁,有的是电视台的频道部长,有的成了出版社的社长。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号。
一开始,老公常被热心的他们叫过去聚会。我曾经参加过几次家宴,金碧辉煌的别墅里贴满了自己和张曼玉、***、巩俐等一线大咖们的合影。还有的同学嫁给了德国人、法国人,带着混血宝宝全家出席。热闹中带着浓浓的国际范儿。
我和
老公局促不安地身处其中,听不懂德语,也不知他们说的版权纠纷、明星八卦,只觉得失落难受,无比尴尬。坐在标着自己名牌的座位上,吃着顶级私家大厨烹制的翅参鲍肚,心有戚戚地不知用哪种身份与之匹配。
我常在想,我们总会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一些大咖,或者误打误撞地进入某个圈子。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与之对等的身份或者相匹配的资源,很难和他们并肩而行。因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不同,很难相容。你终会明白阶层间的流动缓慢而滞后,这其中绝不仅仅靠财富。
那些人的努力积淀多年,学养经历见识绝不是朝夕速成。想要赶上他们的步伐,绝非易事。他们出现的意义不在同行,或者说,就是你努力了,最后也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高度。但他们的出现是一种方向和提示。
就像我虽然偶有失落,但还是很感激曾经亲眼见证了同学们从一个普通的毕业生一步步奋斗到了今时今日。这里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拼搏和努力。想必他们也是从在圈子里仰视偶像最后成为圈里被人仰视的偶像。
小透明们,别灰心,只要进了圈子,就是成功的开始。但不要沉迷在那些似近实远的名字里,误以为自己像偶像一样光彩照人。圈子里有谁很重要,但自己是谁更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