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二女的哥哥刘东,更是当做亲子侄般。
但配不上,就是配不上。
这倒不是他硬要骨子里鸡蛋里挑骨头,而是事实。
张知劲是谁?
他可是他们这一支最出息的后辈。
刘二女品性是好,但她手段太低、见识太短也是事实。
先不说她会给张知劲拖后腿。只说自来德不配位者必先会给她自己招祸事。
与他不同,张家次倒是赞成。
——他身体不好,唯一的儿子也不健康,所以特别羡慕别人家儿子多,又活蹦乱跳。
所以他别的不考虑,就忧心子孙人丁。
事实上,不说他这辈,就说下一辈儿,人丁兴旺也是难题。
——老大张家元两个儿子都早逝了。
他家的独子虽活着,但除了多一口气儿,与死人也没啥区别。
老三张家善没子女。
老四张家嗣的独子就是张知劲。
老五张老五,三个儿子——知青已去世了。
知壮媳妇儿目前有身孕都快生了,可她的身子骨谁都能看出来,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一胎了。
而知少——他还只是定亲,媳妇儿还没进门儿呢,谁知道儿女缘怎么样?
与她想比,毕竟刘二女已经证明了自己。
于是,看在这一点儿上,他轻声细语的劝道:
“也不是不行。最起码能生下伯书,这就是本事。
老话儿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真说起来,咱们在这子女上,除了老五稍稍成器点儿,都有些对不起祖宗。
若侄媳妇真嫁给知劲,到时候生个三男两女的,四弟这一房,咱们这一支,也人丁兴旺了。
这也算是福气不是?”
“胡说!”张家元看这个二弟不跟着劝,反而死劲拖后腿,当即就发作了:
“什么能生是福?有多少子女,那都是老天定好的,岂是你肉眼凡胎就能看得穿的?
她嫁给知青能生伯书,焉知跟知劲就能生得出来,更何况以后就能生男孩儿?
到时候倘若万一连这点都不能得偿所愿,你不是害了知劲?
再说,只有一个好母亲,才能兴旺三代人。若只生不管,以后都是败家子,那还不如不生。”
张家次不敢苟同:
“那万一侄媳妇儿真有这福气呢?我看伯书就挺好的。”
张家元差点儿被他的话噎死,接着不以为然:
“那也不行。门不当户不对的苦楚,你又不是不知道。”
话刚出口,张家元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很有些讽刺自家兄弟之嫌。
——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张家元五兄弟各有各的机遇。
就好比张家次,十几岁就出来给人做学徒,受苦受累不说,还因为吃不饱累了一身病。
也多亏后来东家小姐看上他了,要不然说不定早去世了。
也所以他的婚姻也与一般人不同——虽然不是上门儿女婿,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历来上门女婿都不是那么好做的?
张家不出意外的吃了很多委屈。
——换个人儿早受不了了,或者也得记恨在心,早晚想着报复。
幸亏张家次人平和,又一直记着岳家的恩情,这日子倒过下来了。
话说回来。
要不说张家吃平和呢。被大哥挖苦也没生气。
——到底是兄弟,一个锅里吃过饭,还能没个矛盾?若真事事计较,也太小肚鸡肠了。
他是这么想的,自来也是这么做的。现在还坚持不懈:
“到底我也过下来了,不是吗?我相信小辈们也能过下来。”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不管咋说,这个时候,给人做上门女婿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张家元一想到别人还没怎么骂呢,他就先往自家兄弟身上捅刀子,整个人不由得讪讪的。
但让他赞同——那暂时也不可能,便不置而否。
场面儿有些僵硬。
关键时刻,张家善跳出来打圆场:
“咱们这些老东西也别争了,还是听听知劲怎么说。
我想,他总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话。
还有嫂子、弟妹,也都叫来。也听听她们怎么说,到底女人们比咱们心细,拾遗补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