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太刀的七番队队士们,光是登场就营造出非同一般的压迫感!
哪怕到了近代,骑兵也是最具逼格、最吸引人的兵种之一。
“白刃部队”是行进至高台前方才拔刀,而骑兵队是刚一登场就提刀在手。
左手握缰,右手提刀,浅葱色的羽织如战袍般微微飘起,胯下的战马亦披戴着华丽的马衣……如此姿态,引人神往!
在前领队的两位女武士——佐那子与中泽琴——的飒爽英姿,更是为辽阔的阅兵场多添了一抹别样的靓色。
佐那子并未因生孩子而身材走型,在提起薙刀,并将三千青丝束成利落的高马尾后,她依旧是那个威名赫赫的“千叶鬼小町”!
之后,八、九、十番队的陆续登场虽无出彩之处,但也同样优异。
牵引着大炮进场的十一番队,则使现场氛围涌涨至第三波高潮。
“是大炮!”
“大炮来了!”
“这、这些全是新选组的炮?!”
伴随着车轮转动的“吱呀”、“吱呀”的声响,两百多匹驮马拉着两百多门大炮同时出现……这般场面,实非一般言语所能形容!
那深不见底的漆黑炮口斜指着天空,像极了张着血盆大口,冲天咆哮的一头头怪兽!
土方岁三曾向青登提议:
“不会响的大炮是没用的大炮!没法打炮的炮兵队,那还能叫炮兵队吗?等十一番队从高台前经过时,干脆来一轮齐射吧!将远方的靶场炸成一片火海!”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在阅兵式上发炮,那绝对会很震撼,说不定能在未来的史书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但这一回儿,青登没有采纳其意见。
首先,会有许多名贵公卿前来观礼。
这些名贵公卿的身子一个比一个虚弱,稍微走快两步都会喘个不停。
即使是在公家中算是健康的和宫,也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发炮,那骇人的动静搞不好会吓死许多公卿。
其次,赶来看热闹的观众绝不会少。
震天响的炮声说不定会遭致观众的恐慌,进而引发“踩踏事件”。
此等规模的人潮之下,若是出现踩踏,那可不是闹着玩了。
因此,尽管青登也挺想来个“百炮齐发”以过过瘾,但他还是忍痛拒绝了土方岁三的提议。
既然没法开炮,那干脆就用“数量”和“规模”来彰显炮兵队的强势!
于是乎,青登特地向十一番队传令:把能拉来的大炮,统统拉来!
如此,便有了两百多门大炮齐聚于此的这副奇景。′w^a~n!g`l′i\s.o′n¢g\.+c·o^m·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炮队,令人毫不怀疑:当这些大炮发出怒吼时,连大地都会颤抖!
最后登场的两支部队,便是新设不久的十二番队、十三番队。
这两支部队皆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即从六、八抽调老兵以搭起这两支新部队的架子,再填补进足量的新兵,充实“血肉”,老兵与新兵的比例大致为1比2。
如此,在老兵的手把手的带领下,这两支部队能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珠玉在前,使得十二、十三番队的登场显得逊色不少。
但是,新选组的火器规模,还是使现场的一众看客大感震撼。
算上炮兵队在内,前后共有4支番队是全火器化的,总兵力占了新选组的一半以上……如此惊人的“火器化率”,即使比起老早就在军队里推广火器的萨摩藩、肥前藩,也毫不逊色!
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护京十三队”……啊、不,新选组的十三支番队无一遗漏地从高台前经过,每一支部队的表现都堪称不俗!
阵型齐整,行动划一,意气风发!
令人难以想象,今日这场阅兵是临时安排的,并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仓促完成的。
而这,便要归功于新选组的无比严格的纪律,以及那从不松懈的日常训练。
自组建新选组以来,青登就一直强调纪律。
为了训练队士们的纪律性、服从性,所有新人都得从拔军姿、齐步走开始练起。
这些训练内容看似没什么用处,实质上却是一支军队的纪律性的绝佳体现。
将士们耷着双肩,挺直腰杆,走起路来像散步,全无神气……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惊人的战斗力。
平时吊儿郎当,一到关键时候就非常可靠——如此场景只会出现在个人身上,绝不会落实在一整个集体。
新选组的队士们来自各个地域、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