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宝贝都想着她!
镯子不算很粗,陆棠音都戴在左手上,凝脂皓腕映衬下,那镯子也变得华美了几分。
随后两人又去买了些白米,白面,各种豆子,因为买的多,还是粮店给她们送回去的。
陆棠音回去时,发现了周围窥探的眼神,微微凝眉。
她真是被一时的自由给糊了脑子。一直在家还有钱用,这不是鼓励手脚不干净的来她们家探险吗!
送走粮店小二,陆棠音和玉白商量起了做活养活自己。
玉白无所谓,小姐让她干啥她就干啥,反正她一辈子忠于小姐。
这个时代的铁管理极严,菜刀与铁锅还的去管府备案,她们两人懒,一直没去备案在外吃。
陆棠音细细捋了捋她们最近要做的事情,先去管府备案菜刀和两口铁锅,然后去木匠铺子打一个摆摊的小车,最后就是去囤冬菜。
想到这里,两人各自回房将银票藏在手镯里。一只手镯能藏三张,她两支手镯装不下七千两,最后一千两藏在发簪里。她满意的点头,这样就不怕被贼偷了。
陆棠音每日忙得脚不沾地,青洲城富饶,铁锅备案也多,她们去的时候塞了些钱就顺利办下来了。
木匠更是容易,跟邻居打听的时候才知道她们旁边有一家手艺极好的木匠世家,她画了单子,对方表示能做,摆摊车也解决了。
经过木匠一事,周边也意识到她们并非权贵的外室,对她们也少了打探,亲近了些。
“姐,我发现最近邻居们对我们和善了些。”
陆棠音莞尔一笑:“因为我跟她说,成亲三月相公去参军了。她们知晓我们是正经人家,自然也就不会瞎传了。”
玉白这才明白陆棠音为什么非要问她们哪里有好木匠,一是证明她们能自己养活自己,二是广而告之有参军的相公,也能打消她们是外室的名声。
“姐,可是参军一直没信儿,她们以后会不会乱传?”
“过一年,我们就说参军的相公遇事过世了,我要给他守寡。这寡妇的名声一立起来,她们能说什么?”
玉白见她都想好了,也就不问了。
“玉白走,我们去买菜。”
陆棠音很喜欢赶大集,城门那边有很多周边村落来赶集的村民,卖得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陆棠音买的停不下来,鸡蛋,鸭蛋,芜菁,芥菜,芋头,胡瓜,茄子。甚至还有一家卖藕的,陆棠音很喜欢就买了一根。
买完东西两人吃力的背回去,等到家,两人都累得瘫倒在地。
“姐,快放下来。您不该做这些的。”
玉白心疼陆棠音,把大部分都划拉到自己框里,即使这样陆棠音也累得脸色惨白。
“没,没事。总要习惯的。”
想到秋季柴火的问题,陆棠音又去买了些煤炭,又在周婶子的指点下,买了很多干柴堆在伙房。
那些东西,足够她们用到开春了。
一连几日,二人都忙的脚不沾地,陆棠音忙着腌酸菜,忙着腌鸭蛋鸡蛋,为过冬做准备。
她们在厨房外侧发现一个地窖,应当是前任屋主挖来囤粮的。
二人把里面打扫了一番,又铺上一层粗布,打算再买些菜囤进去。
她们的卧房也布置得差不多了,定制的架子床,简单雕了些竹纹,清爽大气。
窗边放了软榻,既可以坐人,又可以休息,还可以梳妆。
正对面放了衣柜,这样卧房也不显得空荡荡。
再过去便是桌椅,喝茶吃饭的地方,最里面是洗澡的木桶,也算一应俱全。
铁锅菜刀送来时,她们的面摊也开张了。
陆棠音没打算去远处卖,就在街口摆摆,能卖就卖,卖不出去就自己吃。
炒了一锅猪肉哨子,又擀了十碗面的量,就推着车去摆摊了。
周边的都知道她要卖面条,那肉哨子香味又极其霸道,刚摆上就有人来问。
“好香啊,卖的什么多钱一碗?”
“客官,卖得肉哨面,十五文一碗。”
陆棠音吃遍了附近得摊位,同类型得面铺都是十文左右,她才定价十五文。
价格高吃的人少,她也能轻松些。
“隔壁才10文,你家有啥特别?”
“客官,我家肉哨独门秘方,放了许多名贵香料。今日摆摊第一日十五文,三日后就是二十文了。好味道不怕没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