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婚后
焦宅院中
焦烨郑重地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应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赵训先生人品口碑学问都无可挑剔,他对你情有独钟。
张含听了,竟然流下眼泪,语气坚决地说:先生,我暂不考虑婚姻之事。一个弱女子,孤苦伶仃,好不容易有个安身之所,请先生不要逼我走!
说完,转身拭泪。
焦烨连连摇头叹息。
焦烨几位同仁的夫人在书院一角议论:
某甲:我受焦掌门之托去见张含,将蒋郎中介绍给她,但张含不同意。
某乙:我也是,将书院刘先生介绍给她,她也不愿意,刘先生一表人才,她是见过的。
某丙:她想攀高枝,找达官贵人吧。
焦宅
张含痴情地凝视着焦烨书房的窗口,灯光下,焦烨在翻阅古籍。
烔炀镇街道上
张含带小牡小丹上街玩耍,买了炸鱼、鸡翅、米饵等吃食和木偶娃娃、泥塑狗等玩具给他们,两个孩子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姨真好!
张含:你们愿不愿意叫我娘?你们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娘!
小丹仰着小脸:愿意叫你娘。
张含又看着小牡。
小牡迟疑了一下,然后说:我也愿意!
张含高兴极了,柔声说:乖孩子,让娘亲一下!
街上的行人看着他们仨。
某甲:瞧,那个女的真有福气,生的两个孩子简直像天仙一样!某乙:是的,那个女的本身也长得俊,要不哪能生养出来?!
张含左手牵小牡,右手牵小丹,徜徉在大街上,听到这些议论,感到无比幸福,笑容满面,将自己新学的巢歌教给两个孩子:路旁的槐树开了花,喜鹊枝头叫喳喳……
她唱一句,孩子们学着唱,阳光下、绿树旁,三个人边唱边跳,快乐无比。
回家的路上,张含微笑着对两个孩子说:我想做你们的娘,可你们的爹不一定同意,你们回去跟爹说,要我做娘啊!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哎!
到家后,小牡小丹进入焦烨的书房,
他正在校订经籍。
小牡小丹甜甜地喊道:爹!
焦烨:嗯,回来啦!
两个孩子到他身边,仰着俊俏的脸庞,用渴盼的语气说:爹,我们想要含姨做娘!
焦烨:哦——
一开始,焦烨没在意,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哗啦一声放下书简,板着脸,大声质问两个孩子:什么?!你们在胡说什么?!
孩子们见爹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很严肃,不免感到害怕,脸色通红,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几分。
他们怯怯地说:我,我们要含姨做,做——娘!
尽管娘字吐得很轻,但对于焦烨而言,无异于一声巨响,他瞪着眼,大喝一声:小孩子瞎说什么?出去!
小牡小丹吓得哭起来。
恰巧高、钱二位先生前来请教问题,他们见状后,表情颇为尴尬。
高先生哄两个孩子:好孩子,别哭。
钱先生劝他:焦公,我们都看出来了,张含非你不嫁,如果你执意不娶,不仅白白耽误人家青春,而且她住在你家,有些人肯定会有所猜疑。
高先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啊!
焦烨苦笑着摇摇头,叹息道:唉,我是个老头子,人家还是个大姑娘,这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行!不行!
钱先生说:这没什么,只要女方愿意,年龄不是问题,从古至今,有钱的老翁纳十几岁小姑娘做小妾的不在少数,况且您不是纳妾。
高先生听后,附和道:是啊,有的纳三房、四房,妻妾成群啊!
焦烨摇摇头:张含姑娘人不错,勤快,贤惠,我只怕耽误人家啊,我掌管书院、校订经籍,还要传道、授业、解惑、教子,实在太忙了,我不忍心让她遭受婚后之冷落。
钱先生爽快地说:我们帮您校订一部分经籍,您负责审核,这样您每天就能抽空陪陪她了,要学会举重若轻嘛。
焦烨:这,这……这会加重你们的负担。
高先生热情地说:哪里,哪里,应该的!
书院议事堂
副掌门郑红:焦公,大家都想喝您喜酒呢,什么时候把婚事办了吧!
在座的其他人一致附和:是啊,是啊!
焦烨面色微红,点点头,说道:可是,可是,还差一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