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和沈白一起喝着茶,聊了一会儿近况,之后话题很快就说到了正题上。·0`0`小¢税-旺. \首-发?
“苏小姐这是又寻着合眼缘的好物了?我听闻有佳品,这心里头便按捺不住地想瞧瞧,若不嫌弃,赏个光让我也凑近细细品品?也好沾沾这物件的灵气。”
苏醒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抬眼时唇边漾着浅淡笑意,“是碰巧遇上件儿合眼缘的东西,我也正好想请沈总您帮着掌掌眼呢。”
她说着,就拿起身边的黑色大塑料袋,放到了桌上。
沈白见状,赶紧将桌子上的东西都往旁边挪了挪。
并取了一个大号的绒布方盘过来。
苏醒解开塑料袋,从里面取出了那件明洪武的里红菊花纹菱口大盘子。
沈白一看到这盘子,就惊讶地挑眉。
这大盘,这品相,要是真品,苏小姐真是又捡了大漏了呀!
他赶紧从抽屉里拿出了放大镜。
苏醒将大瓷盘放到绒布方盘上,之后往沈白那边轻轻推了推。
“沈总,您瞧瞧这物件儿。”
沈白等苏醒松了手,才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观察起了这个大盘子。.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他一边观察,一边说着自己对这盘子的鉴赏结果,“您这件菱口大盘,单看这造型就很有讲究——菱口折沿、深腹浅足,正是洪武釉里红典型的承元启明风格,既保留了元代的雄浑大气,又透着明初的规整秀雅,光这制式就够得上‘开门’的底子。”
苏醒勾唇笑了起来。
沈白继续道:“再看胎质,底足涩胎处泛着自然的火石红,不是后世刻意涂抹的那种僵涩感,胎骨坚实厚重,上手分量十足,胎土淘洗虽不及清代精细,但这种带着些许杂质的细腻,恰恰是洪武瓷的‘时代印记’。”
苏醒笑道:“您看看这盘子的釉面。”
沈白仔细研究一番后,说道:“釉面的确更有说头,白中闪青灰,像蒙着一层淡淡的玉脂,这是当时釉料配方的特点,用放大镜看,气泡密密麻麻聚在一起,正是‘聚沫攒珠’的老釉特征,最关键的是釉里红发色,这菊花纹,红中带点灰调,晕散自然不生硬,这可不是后世仿品能烧出来的‘洪武红’,那会儿铜红料烧制难度大,这种略带朦胧的美感,恰恰是真品的‘活气’。”
苏醒接话道:“您再看看这纹饰,菊花瓣勾勒得饱满有力,线条流畅不拖沓,花心、花瓣层次分明,既符合明初官窑纹饰的严谨,又带着几分写意的灵动。\k*s^w/x.s,w?.`c.o/m~”
“对!”沈白点头道:“这画工功底,画师没有几十年的历练可出不来。”
两人抬头对视,相视而笑。
沈白忍不住问:“苏小姐,您这盘子,又是在潘家园市场里面淘的?”
苏醒说:“是啊,就上次我过来这边,沈总您出差不在,我就自己逛逛,在里面买的。”
沈白感叹道:“苏小姐你这运气实在是……好得有点儿逆天呀!”
如今的潘家园市场,真货的概率有多小,他还能不清楚么?
这位苏小姐随便逛逛就能捡个大漏,运气实在是好得发邪了。
苏醒笑笑,“我运气……的确还可以。”
她每次也就只能说句这样类似的话,应和一下了。
总不能告诉别人,她有系统奖励的“幸运值”加持吧。
沈白想到他所了解的苏醒的一些事迹,不由说:“看来多做善事是会影响运势的,我以后也得善良一些,不能心太黑了。”
苏醒尴尬一笑,又回赞道:“沈老板您本来也是个善良之人,你们沈家也没少做慈善呢。”
她上次给牧野捐款时,被网友扒出了她的捐款金额,她顺便看了一眼捐钱的名单,在排名靠前的位置,看到沈白也捐了不少钱。
她又顺便查了一下沈家的企业,这些年,一些大灾大难来临时,沈氏集团都没少捐款捐物,他们集团公司还设立了专门做慈善的基金会,用来扶贫、济困、助医、助学、环保等。
这回轮到沈白尴尬了,他笑道:“苏小姐是第一个夸我善良的人……”
他从小被爷爷、父亲培养,接触家族里的一些事务,在商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是个纯善之辈?只能说,他在做人做事时,还能坚守住道德底线而已。
至于慈善……其实很多大集团公司每年都会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