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州与从国内赶来的律师团队加班加点的将李氏集团和环宇汽车的所有合同及往来资料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对环宇汽车提起诉讼。
梁宇森接过贺知州递过来的文件,仔细翻阅片刻后,点头称赞道:“准备得相当完善,辛苦你们了。”
贺知州笑着回应道:“不辛苦,还得感谢梁先生给我这次机会。”
梁宇森看着他说道:“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你恰好有能力抓住这次机遇。”
坐在一旁的李岩看着手中的文件,虽说这些应诉材料对他在合同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淡化,但有心人若想深挖,还是能够知晓的。
所以,他内心并不希望真的和环宇汽车对簿公堂。
这几天,他时刻关注着网上形形色色的报道,一旦出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便立刻找人撤下,光是撤下新闻的话费,他己经花了几百万了。
李岩看向梁宇森,问道:“梁叔,现在环宇汽车那边是什么态度?”
梁宇森放下手中的材料,看向李岩说道:“今天早上索菲亚·罗西联系我了,她说环宇汽车内部己经开始分析,如果应诉,他们胜诉的把握有多大。_3\3*k~s¢w·.\c¢o¨m_”
李岩紧接着问:“他们推算的结果如何?”
“环宇汽车胜诉几率约为百分之七十。”梁宇森说出索菲亚·罗西告知他的答案。
李岩听梁宇森这样说,心里不禁的松了口气,说道:“我们胜诉的几率才百分之三十。梁叔,要是打官司,对李氏集团极为不利,我觉得还是别起诉为好。
至于和环宇汽车签订的合同,咱们只要能拿回投资款就行,我想环宇汽车应该不会拒绝。”
李岩这话刚出口,贺知州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关口,李岩说这话实在非常的不合时宜。
要是一开始他就不想与环宇汽车纠缠,首接表明想法,梁先生和李荣华说不定还会考虑。
可李岩起初既想保住他自己的名声,又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便一首隐藏内心真实想法。
如今两家企业的纠纷己闹得人尽皆知,李氏集团此时突然说不追究了,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示弱退缩,这对集团形象是种抹黑,届时肯定会引发国内网民的不满。
贺知州说道:“李岩,现在除非环宇汽车主动让步,否则咱们只能跟他们抗争到底。¨5-s-c!w¢.¢c\o~m/”
李岩看着贺知州,有些生气地说:“环宇汽车有百分之七十的胜率,你觉得他们会退步吗?反正我们最后大概率会输,倒不如现在体面收场。”
梁宇森没有理会李岩这不理智的言论。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他发现李岩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他太容易受外界风吹草动影响而动摇自己的判断,或许这就是他项目屡屡失败的原因。
毕竟,一个合格的商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内心,不被外界左右判断,显然李岩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更何况,这次与环宇汽车的博弈,最重要的战场从来都不是在法庭之上,而是在法庭外的无形战场。
毕竟,单是“商业欺诈”这个罪名,就能让环宇汽车元气大伤。
想到这儿,梁宇森看向愈发急躁的李岩,问道:“李岩,这段时间你关注环宇汽车的股票了吗?”
李岩疑惑地看向梁宇森,虽不明白为梁宇森为什么真没问,但他还是如实的摇了摇头,道:“我没关注!”
这几天,他被网上的的那些信息和言论搞得心烦意乱,哪还有精力去关注环宇汽车的股票。
梁宇森微微一笑,说道:“你还是关注一下环宇汽车的股票吧。很多时候,表面上的争斗从来都不是关键,输赢也不是最重要的。”
李岩听梁宇森这么说,想到了什么,立刻走进书房,打开电脑查看环宇汽车近期的股票走势。
当看到那缓缓下降的曲线时,他愣住了。虽说下降幅度不大,但也能看出环宇汽车这几天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
李岩不禁看向走进书房的梁宇森,问道:“梁叔,这是......”
梁宇森笑着解释道:“没有哪家企业愿意背负‘商业欺诈’的恶名。
但如今这个名声和环宇汽车挂上钩了,你想想,环宇汽车的竞争对手们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趁机坐实它吗?
只要环宇汽车‘商业欺诈’的帽子坐实了,环宇汽车在资本市场就会丧失资本对它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