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汉官 > 第71章:日日思招揽

第71章:日日思招揽

随着魏哲封侯的消息传出,次日太守府便宾客盈门。

  “君侯,郡内诸家都送来了贺礼,另外青州那边也有人求见。”

  只见元骏满面红光的汇报着,魏哲都没他这么兴奋。

  “青州?”

  “对,正是青州!”只见元骏面带笑意的解释道:“东莱豪强听闻君侯大喜,多有毛遂自荐者。”

  因为按照本朝典制,列侯家臣也是有品秩的。

  比如家丞、家吏、庶子、仆、行人、门大夫等等。

  家丞一般秩三百石,其余多为二百石、百石小吏。

  不过找上门来的青州豪强自然不是冲着这种微末小吏的位置来的。

  他们之所以会毛遂自荐,完全是看好魏哲的将来。

  毕竟当下只要眼睛没瞎的都能看得出魏哲必然前途远大。

  纵然日后不为三公,估计最少也有一个九卿之位。

  届时作为家臣的他们自然多少能沾点光,或许便可从豪强转为士族。

  世人皆知:三公门下好做官。

  君不见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多为两千石太守吗?

  ……

  在简单解释了一下这些人的来意之后,元骏更是谈笑道:

  “如今青州俱言:管氏尽得齐人之妙!闻者无不深以为然。”

  见他这么一说,倒是真让魏哲有些愣住了。

  “此言何解?”

  “哈哈哈~君侯莫不是忘了吕不韦祖上与管仲皆是齐人么?”

  闻听此言,魏哲这才恍然大笑起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梗,这也算是独属于汉朝人的冷幽默了。

  毕竟齐国本自姜子牙始,而姜尚又是姜姓吕氏。

  管仲纵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令齐桓公得以称霸。

  但是吕不韦的成就也不差,仅仅一句“奇货可居”,便造就了一位千古一帝来。

  青州人如此调侃的背后,其实也是包含着对管氏深深的羡慕。

  当然,玩笑归玩笑,闲聊片刻后魏哲忽然意识到这还真是一个招揽人才的好机会。

  由于独有的地理环境,导致辽东与青州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

  相比于辽泽以西的幽州各郡,辽东之地反而与青州诸郡的来往更多。

  并且魏哲的妻族又是北海管氏。

  各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导致除了辽东本土之外,魏哲在青州诸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反而要比幽州西部诸郡高得多。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魏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优势。

  其他州郡的英杰俊才不好招揽,青州之地总不能错过了,多赚几人也是好的。

  然而在看了那些拜帖之后,魏哲却一脸失望。

  这质量……貌似不太行呐!

  “还有其他人吗?”

  见魏哲好像不满意,元骏一时也犯难了,毕竟他是乐浪人,对青州不太熟。

  不过元骏倒是听出魏哲的言外之意了。

  显然,自家君侯准备招揽一些青州才俊。

  念及此处,元骏当即建议道:“君侯,不如召公孙阳明过来问问?他是东莱胶东人,祖上又是两千石,定然熟知本州人物!”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一想也是,当即便遣人去请。

  并且魏哲还顺便给太史慈去信一封,向他打听有没有什么本州人才推荐。

  真别说,一来二去还真让魏哲发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

  ……

  “便如此吧!”

  翌日,太守府后院。

  在确定下人选后,只见魏哲干脆道:“就以我的名义下聘书,礼聘国子尼为家丞,氏仪为门大夫、孙邵为洗马。”

  话说魏哲选的这三人,基本上都是寒素出身。

  比如氏仪乃北海营陵人氏,不过中人之家而已。

  如今此人不过是营陵县一小吏,尚未获得什么贵人赏识。

  不过如果魏哲没记错的话,此人后来出仕郡府的时候,曾被北海相孔融所嘲讽,言“氏”字乃“民”无上,可改为“是”。

  没想到氏仪闻言竟然真的改姓,自称是仪。

  然而在孔融麾下是仪照样没混出头,后来依附刘繇,随其避乱江东,阴差阳错入仕东吴,这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封都乡侯。八十一岁时方才病逝。

  可以说这又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底层人才。

  孙邵亦是如此,甚至和是仪的经历十分相似。

  同为北海国人的他,如今尚且还是乡中处士,数年后他方才出仕郡府。日后还做过北海相孔融的功曹,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