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有什么是部落紧缺的呢?或者说,部落接下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熊洪昨晚想了很久,现在的熊部落己经基本上摆脱了温饱问题,但随着部落规模的不断扩大,向着农业文明的方向不断发展,那其实摆在部落面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a\i′t^i~n/g+x^i^a`o^s·h¢u~o^.^c\o!m*
熊部落己经不再是一个小部落了,自然不能再用小部落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来考虑问题,尤其是涉及到部落长远发展,这可是关乎到部落几千人乃至上万人的生活,自然也要慎重一些。
比如食物获取方面,像白河诸部的一些部落,就是依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而熊部落己经发展出较为完善的农业体系,这使得食物供应更加稳定。
今年的收成,光是熊部落围墙附近的2500亩土地,就己经达到了300多万斤的粟籽产量。如果再加上其他村子的收获,黍、菽以及其他作物的收成,这个数字,至少还要再翻一倍。
当然,丰收的同时,也让部落对土地更加依赖,因为这么多人口的聚集,再恢复到之前的采集和狩猎,是根本不现实的。
所以只能依靠种田,这自然也就受到土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农作物收成的稳定,熊洪己经让石雪在制定相应的计划,比如遇到旱灾或者降水量过多怎么办?如何保证土地的肥力不被过度消耗?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威胁?
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不仅需要更科学的耕作方法和管理策略,还需要有更多的族人将智慧投入其中,尤其是培训更多对农事生产有用的族人。
再比如,随着部落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也对物资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土地、山林、河流、湖泊、草场这些“生产资料”,完全是归部落所有,即便现在部落开始逐渐推行私有化,但按照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是没有办法容许单个族人或者一家单独出去进行种植的。^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况且,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些土地必须集中在部落手里,通过集体种植的方式,来保证产量和应对风险。
同样的,部落一些工坊,现在也是掌握在部落集体的手里,尤其是涉及到族人生存的一些物资,目前的阶段,熊洪是坚决不允许让私人来进行生产的。
不过部落虽然实行集体所有制,不代表熊洪就要对生产出来的物资进行平均分配,事实上,平均分配有很多问题,也几乎无法实现。
在现阶段,便是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哪个族人干的多,哪个族人贡献大,他分配的物资就多,熊洪也可借此逐渐推行部落的私有制,循序渐进,不至于让部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势头给打断。
另外,除了农业生产、物资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熊洪还注意到熊部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挑战,简而言之,部落己经开始出现不同的社会分工了。
像熊洪熊巫这些部落的“最高领导人”,熊大石雪这些各“部门”的实际负责人,草根、水草这些村长,普通的族人,还在努力摆脱俘虏身份的俘虏……这些“阶层”开始逐渐出现,只不过现在的熊部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些群体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而是有机会向更高的“阶层”去跨越。
所以现在部落的这种“权力结构”还是很稳固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资的丰富,这种稳固的结构还会持续很久。
熊洪最多也就考虑接下来几十年的,几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熊洪也不清楚。
但他毕竟来自后世,他知道,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熊部落肯定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依靠个人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但熊洪也没有打算要改变这种发展的规律,他要做的,就是部落在迈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内部的消耗。~小^税′C·M/S′ ,勉·废!粤_毒\
当然,这些宏观设计上的事情,即便熊洪和大家说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这种能够看到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千几万年发展规律的事情,己经超出了族人的想象。
眼下,还是要一步步来,想这么长远,其实反而有些徒增烦恼了。
想到这里,熊洪便放下手中的竹简,走到屋外,看着下过雪之后,明亮的夜空,心烦意乱的情绪也很快平静了下来。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