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带着悟空、敖鸾和小秋,一路上悠闲自在,继续向西行进。¢1\9·9\t/x?t,.·c·o,m^
此时正值秋末冬初,野菊花瓣零落,新梅嫩芽初露。村庄里,人们忙着收割庄稼,处处飘散着饭菜的香气。
有些树林的叶子已落尽,远山显露无遗,万物开始闭藏,准备过冬。
天地间阴阳调和,月光如水,日色晴朗,地气下沉,天气上升。彩虹隐匿,不见踪影,池塘湖泊开始结冰。
在寒冷中,悬崖边藤蔓上的花朵凋零,松树和竹子的颜色更显青翠。
四人走了很久,前方又隐约可见一座城池,地形如龙,气势似虎,四周华盖般的山峰环绕,广阔平坦的土地上紫气东来。
玉石砌成的桥栏上雕刻着精巧的兽形,黄金装饰的台座上罗列着贤达之士。
四方蛮夷恭敬臣服,远处的山岳河海也仿佛前来朝拜,圣会盛况空前。
皇宫的台阶干净无尘,御道宁静祥和。酒馆里歌声喧闹,花楼中喜气洋溢。
未央宫外长青的树木映衬着朝阳,仿佛有彩凤在枝头鸣叫。
悟空笑道:“李哥,那座城池,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敖鸾笑道:“天下有府城,有县城,怎么就断定这里是帝王之所呢?”
悟空解释:“你不懂,帝王居住的地方,与府县的城池不同。你看它四面有十几座城门,周围绵延百多里,楼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肯定是帝王的都城。”
小秋微微一笑:“猴哥眼睛真亮,认出是帝王之地,但具体叫什么名字呢?”
悟空摇头:“又没有牌匾标志,怎么知道?得进城问问才清楚。′如^文_网* *免-费!阅_读*”
李奕骑马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城门口。
他将白龙马收进剑灵世界,一起过桥,进城一看,只见街道纵横交错,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无数衣着华丽的人们往来其间,显得格外繁华。
正走着,忽然看见十几个和尚,披着枷锁沿街乞讨,衣衫褴褛,十分可怜。
李奕心中一动,上前问道:“你们这些和尚,是哪个寺院的?为什么会被戴上枷锁?”
和尚们连忙跪下:“大爷,我们是金光寺受冤的和尚。”
悟空笑着道:“金光寺是在什么地方?”
众和尚齐声道:“转过弯就到了。”
悟空看看四周,大声道:“你们是怎么受屈的,说来听听。”
众和尚苦笑道:“几位爷爷,不知你们从何处来。但此事我们不敢在这里说,请你们到荒山上,我们再详细诉说苦楚。”
李奕点头道:“也好,我们先去他们寺里,仔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行人来到寺庙的山门前,门上横着写了七个金色大字:“敕建护国金光寺”。
四人进门一看,只见古老的殿堂里,香灯已经冷却,空旷的长廊中,风吹扫着落叶。高耸入云的宝塔矗立着,旁边是几株苍翠的松树。
满地落花,没有客人经过,屋檐前的蛛网随风摇曳。¨k`e/n`k′a*n*s+h·u′.¢c¢o^m/空荡荡的架子上挂着鼓,钟也孤零零地悬着,无人敲响。
墙上的壁画,虽然色彩依然鲜艳,但蒙上一层灰尘,佛像也变得模糊不清。讲堂寂静无人,禅房里却常有鸟儿飞过。
佛前虽然设有香炉,但香灰已冷,花瓣也已凋零,一切都显得空荡荡的。
众和尚戴着枷锁,推开正殿的大门,请李奕进去拜佛。
李奕走进大殿,恭敬地上了香,叩首三次,以示虔诚。
然后,他转身走到后面,看到方丈的屋檐柱子上,还锁着七个小和尚,便轻轻一挥手,将他们放下来。
“原来,你是神仙!”众和尚大喜。
过了一会儿,来到方丈室,众和尚都来磕头,恭声道:“各位老爷相貌各异,莫非是从东土大唐来的?”
悟空笑着道:“这些和尚,怎么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我们正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哈哈,你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众和尚大喜。
方丈叹息道:“这位爷,我们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是受尽了冤屈,无处伸张,每天只能叫天叫地。
可能是惊动了天神,前不久的一个夜里,我们每个人都做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能救我们的性命,让我们的冤屈得以昭雪。
今天看到几位老爷,这般不凡的气象,立即认出来了。”
李奕微微一笑:“这里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