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温度!
张卓远突然指着穹顶的电子钟。
李连军撕开发烫的衬衫,锁骨下纹身的经纬度在39.2℃体温里渗出细密血珠。
杜梦瑶将染血的银杏叶发夹按上传感器触点,LED屏瞬间跳出的气象数据竟与专家组怀表上的卫星云图完全重合。
陈荣摔碎第三个咖啡杯时,张卓远掀开奔腾4主机后盖。
主板夹层里1999年的粮站收购单飘落,泛黄纸页上的暴雨渍痕正叠上陈荣篡改的气象报告。
空调冷风掀起杜梦瑶的旗袍下摆,露出缠着止血绷带的小腿——昨夜李连军高烧说胡话时,她冒雨检修信号塔留下的擦伤。
当终审铃响起时,李连军栽倒在示波器闪烁的绿波里。
张卓远摸到他西装内袋焐化的退烧药,铝箔板上还印着2001年暴雨夜抢修时,杜梦瑶用口红写的“活下去”。
陈荣碾碎的算盘珠滚到专家组皮鞋下,裂开的木纹里渗出桐油味——正是红湾村老榨油坊特供的防潮涂料。
陈荣的鳄鱼皮鞋第三次碾过示波器导线时,LED大屏恰好跳出金城市财政补贴细则。
他袖扣闪过一道冷光,空调参数表上“一级能效”的钢印突然被放大十倍,在穹顶射灯下灼烧着专家组视网膜。
“每度电补贴0.38元。”他的助理将镀金U盘插进读卡器,大屏瞬间铺满红色柱状图,“按贵司提供的能效比...”陈荣用尾戒敲击1998抗洪铁盒,闷响震得老会计怀里的纸质电容器簌簌发抖,“十年要多消耗两座小水电站的发电量。”
杜梦瑶的高跟陷进配电箱裂缝,昨夜谷仓顶的月光还凝在脚背擦伤处。
她突然掰断珍珠项链,浑圆的南洋珠滚向专家组席位,在橡木桌面上划出七道弧线——正是红湾村七个自然村的分布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