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命也不敢反抗。”
隔壁干活的老妇人摇摇头,“不觉得她可怜,有那么多人给她做衣服,日子过得很多好啊,咱可是连饭都吃不饱,还可怜她做什么,她的那些兄弟姐妹可不是好东西。”
......
嬴政听得首皱眉,这唐玄宗,莫不是开创盛世后就开始骄傲自大了,果然人的欲望还是要控制才行。
刘邦嘿嘿一笑,美人他也喜欢,但是涉及到朝廷,那还是要靠边站。
刘彻心塞,这奢侈生活看的他都嫉妒了,不过这李隆基的儿子还真惨。
李二凤本来劝自己不气的,但实在忍不住,指着视频气得不出话来,长孙皇后急得连拍后背,“陛下。”
武曌手指敲击着桌子,这个李隆基,她得好好想想。
李旦既忐忑又气愤,瞪着儿子,手实在控制不住,又是几巴掌。
天宝年间
民间虽然没人敢议论,但老百姓们心里都气愤的不行。
杨家人此时惶惶不安,杨国忠吓得脑门上全是汗,手脚发酸,他怕啊。
杨家姐妹们脸上惨白,看着光幕又惊又怒,就怕又说出什么爆炸消息。
杨玉环待在寝宫,眼睛呆呆的看着远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隆基面上不好看,他仿佛看到了所有人都在嘲笑他老眼昏花、骂他昏君。
寿王李琩,闷闷的喝着酒,他是没啥出息,反抗不了他爹,连媳妇都丢了。
{...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地方以及中央的矛盾等问题凸显。
加上奸臣李林甫还把持了朝政19年,继他之后、杨国忠也是一个奸臣,朝中奸臣当道,朝政腐败更加剧了社会矛盾。
然而唐玄宗依旧不知悔改,不问政事,依旧沉溺酒色。
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并很快控制了河北...}
天宝年间
“安禄山,好大的胆子,来人,传太子、众卿家上朝。”李隆基既愤怒又不安,他没想到安禄山真的敢这样做,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出兵,要是再屈辱的被叛军占据长安,那他干脆自杀得了。
杨玉环心里有些戚戚然,新帝登基,只怕杨氏一族要被清算吧,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他们可从来不会在意她的想法,她的命运从来都是任人摆布,和提线木偶又有何区别。
安禄山也看到了光幕,现在箭在弦上了,即便现在准备不足,但是他现在不反,李隆基也不会放过他,只能提前反了。
{李隆基喊来杨国忠想办法,但杨国忠本就没什么能力,能有什么好办法。
756年,叛军占领了洛阳。
然而,潼关有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守着,叛军久攻不下,己经有了回撤的打算,但谁能想到年老昏庸的李隆基,听信监军宦官边令城的诬告,竟然把封常清和高仙芝斩首了。
高仙芝两人死后,李隆基任命年迈的哥舒翰守潼关…
另一边,攻打史思明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进展也颇为顺利…
李隆基呢,又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逼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哪怕知道必败,也只能听命,结果当然是败了,害得自己也被抓。
潼关失守,叛军逼近,同年6月,长安城被攻陷。}
李世民恨不得亲自去把李隆基这混账抓起来捶一顿,眼中的泪又止不住的流,“朕的长安啊,李隆基啊李隆基,你如何对得起百姓。”
武曌气极反笑,“李隆基,你当真是好的。”
李旦看着儿子一脸失望,“你究竟在干什么啊?”
唐玄宗此时还是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颤抖着双手,嘴角也在抖动着,“边令城、杨国忠。”
杨玉环捏紧了手帕,她为家族牺牲太多了,他们选的路,自己承担吧。
杨国忠现在哆哆嗦嗦的,他感觉自己的人头就要没了,如今他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李亨冷笑不止,老头子要是这次还护着杨家人,那别说百官有意见了,民间百姓们也不会同意。
百姓们慌乱的不行,之前虽然知道了点情况,但现在可是实打实的啊,对方狗急跳墙怎么办?心里更是气得大骂,骂完李隆基,继续骂杨家人。
长安城的百姓们这一刻的愤怒达到了顶峰,纷纷冲到宫门下,他们就要个说法,必须严惩奸臣。
杜甫搬新家的喜悦消失殆尽,眉头紧紧皱起,也不知道朝廷军现在准备的怎么样?还有这些奸臣,可不能就这样不管啊。
李白心里也很乱,他准备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