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非朱元璋莫属。小说宅 已发布醉薪漳结
查抄出来的巨额钱粮,让他为之兴奋。
“粗略估算,查抄的钱财超过七千万贯,大明目前的赋税也才一千三百万贯。”
“足以抵得上朝廷五年多的赋税收入。”
“查抄出来的粮食多达四十馀万石,明年十五万北伐大军的军粮就有了。”
朱标也有些兴奋的道:“还有土地呢,清查出来的土地有二十馀万顷。”
“一户分十亩地,能解决两百万户百姓的生计问题。”
“难怪表弟总是说,穷的是朝廷和百姓,中间的豪强大户都富得流油。”
朱元璋点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感叹的道:
“咱生活的地方偏北方久经战乱,宗族确实拥有庇护作用。”
“如果当年咱有宗族庇护,也不会家破人亡。”
“所以之前马钰说宗族不好的时候,咱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朱标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这些话,很是意外。
不过想想也正常。
自家父亲对血脉亲情看的确实比较重。
别看平日里对违法乱纪之事零容忍。
可一旦涉及到和朱家有血脉关系的人,往往是另一套标准。
这其实就是宗族思想在作崇。
他对马钰批判宗族势力感到不以为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作为皇帝,他又很清楚宗族势力对皇权的影响,所以才没有表示出来。
而是顺手推舟对宗族进行打击。
可是这一次的行动,让他认识到了宗族的另一面。
关键这次行动真正针对的,是参与皇城建材倒卖案的案犯,以及有利害关系的家族。
并不是特意针对宗族势力。
就这查出来的罪恶,都已经刷新了他对宗族的认知。
真不知道那些大宗族光鲜外表下,隐藏着多少罪恶。
固有认知的破碎,让他心情非常的复杂。
朱标也深以为然的道:“表弟说过,主次矛盾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乱世的时候主要矛盾是生存,宗族的恶和大环境比起来就可以忍受了。”
“南方环境相对安定,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宗族的行径就更加的恶劣。”
“尤其是一统之后天下太平,没有了生存的压力。”
“宗族之恶就凸显出来,从次要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
朱元璋也听过这套理论,当时理解还不深。
但此时有了鲜活的例子,他终于了解到了主次矛盾的真缔。£秒:#章^节\′?小?说¤×t网ˉ \?无μ?·错=内¤<容e}?
“还有个原因,乱世的时候宗族也怕族人造反,不敢做的太过分。”
“太平盛世到来,造反变得更加困难。”
“再加之宗族和官僚勾结,有朝廷帮忙镇压叛乱。”
“也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压榨百姓。”
然后他也不禁赞道:“马钰提出过很多理论,初听觉得很谁莫明其妙。”
“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都是在针对天下各种症结所在。”
“这个主次矛盾变化就是如此。”
朱标趁机说道:“是啊,所以表弟才说,治国就是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
“矛盾在不停的变化,治国的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
“在特定的时期,就必须要采用相适应的治国之法。”
朱元璋却摇头道:“他说的太理想化了,变革就意味着风险,谁又能保证每次都能好准时代的脉搏呢。”
朱标反驳道:“可不变必然迎来死亡。”
“所以才需要普及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后朝廷创建智库,由智库帮忙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给决策者提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