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七零,军王彻底被医学博士拿捏了 > 第499章 新灶台

第499章 新灶台

等董建华来汇报这一切的时候,宋轻雨在院子里和刘美英一起熏腊肠呢。\看+书/屋+ ′更!新¢最/全_

虽然做出很多牛逼成绩来,是一件很值得让人开心的事情。

但宋轻雨还是更专注于眼前的腊肠,秋天那会儿她就想做腊肠了,但是没顾上。

宋轻雨两辈子都是中市人,她从小吃的腊肠是酒香甜口的,可是自从来了北方之后,她就只能吃到咸口的腊肠。

虽说空间里也有不少这腊肠,可她心血来潮,就是想做点更符合自己口味的,所以就给刘美英说了做南方腊肠的方法,让刘美英试着做一做。

秋天原本是做腊肠的好时候,可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的气温变化大,孩子们反反复复闹些小毛病,分走了宋轻雨的注意力。

小同和小舟总吐奶,虽然睡了治疗床,但吐奶的情况依旧反复了好一段时间。

那会儿可是都躺了十好几次治疗床了,但孩子们还是一直复发,愁得宋轻雨什么都没顾上。

等孩子们好起来,已经是冬天了。

再冷一点就不是熏腊肉的好时候了,所以她得赶紧把腊肠给做好。

“行,我知道了。药铺怎么样?我好久没去了,过两天我去一趟。”

她这个老板很久没有露面了。′s~o,u¢s,o.u_x*s\w*.?c?o.m!

“都挺好,天气冷下来之后,药铺里的人是更多了。那个新灶已经用上了,果然是方便了很多,还得是宋医生的好主意!”

原来的橘井二店后院就是放了一院子的煤炉,芹嫂她们就一直守着满院的炉子,一直熬药。

这样其实有些不方便。

主要是药炉子太多了,要么是容易顾得了这头,又顾不了那头。

熬药的讲究很多,有些药得用文火,有些得用武火,这个炉子得熬几个小时,那个炉子又是谁的药,特别容易弄混。

所以宋轻雨想了个办法,改造了二店的后院。

几个屋子一直放着药草存货,现在有了新仓库了,自然就都空出来了,所以在这些空屋子里面,都新做了灶和烟囱。

那灶台的造型很是特别,是一个大大的台面上,打了十好几个小灶,正好够放那熬药炉子的。

这灶台还分文火灶和武火灶,这么做的话,烧一个灶,就能同时熬十几炉子的药了。

宋轻雨还拿出了几十个小小的放电池的计时器来,每个药炉子配上对应的计时器,有这个,就不怕记错熬药的时间。

这么一来,只需要在药炉子上做好标签记号,对着药方上的要求来熬药就好。)?微)趣:·小¢说}1t {?首÷发¨-

比如,可以先把药放在武火炉子上,等熬够时候了,再换到隔壁屋子的文火炉子上继续熬,不用单独调整一个煤炉的火力,省了很多功夫。

而且还可以用计时器来提醒熬药的时间,例如这药得武火熬十分钟,那么计时器调好之后,听到计时器响,就知道这药得换文火炉子了。

同样的道理,在文火炉子上的计时器要是响了,那就是熬好了。

这大大减轻了芹嫂她们的工作量,而且省了不少煤,能够同时熬的药炉子数量也变多了。

“嘿嘿,我也就无意中想到的。”

董建华只觉得宋轻雨是在谦虚。

“老板,这煤钱是省下了不少啊!春玲粗粗算了笔账,一年省下的煤至少都能有上百块!就是孩子们不乐意了,因为厨房里头没有电视机,他们不能一边看电视机,一边盯着炉子了!”

刘美英在一旁哈哈笑。

“别说孩子了,我也乐意看电视!不过干活归干活,还是得把活儿干好了才能看,要不那眼睛盯着电视看,万一药熬坏了怎么办呀。”

董建华话也说得圆滑,“是这个道理!还是美英嫂子有经验啊!”

宋轻雨见孩子们在婴儿床里呼呼大睡,几个大人的声音都丝毫吵不醒他们,才又安心继续和董建华唠嗑。

“你那四合院装好了?打算搬出去吗?”

一提到这四合院,董建华就高兴得不得了。

“还没呢,搬是得搬,但等过了年再说吧!我爹娘那个院子虽然大,但是孩子们也长大了,我爹娘的孙子们也总有娶媳妇儿的一天!那屋哪儿够住的?所以我和春玲带着闺女们早点搬出去,也好空出几个屋来给他们分。”

董家爹娘知道董建华借了钱,在外面买了个四合院的事儿。

他们也不反对,能买大屋子就是好事儿,见董建华打算搬出去了,就和另外几个儿子儿媳一起商量,凑了钱把董建华那份儿给买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