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爽朗地一笑,信心满满地说道:“三妹妹,你就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对了,铨哥儿,你要不要也加入我们诗社啊?”
贾铨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推辞道:“我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啊?再说了,我这种俗人,写的都是些打油诗,怕是会拖后腿。”“哈哈,不怕不怕,咱们诗社就是图个乐呵,打油诗也欢迎!”宝玉笑着回应。这时,林黛玉也插嘴打趣道:“三哥哥,你该不会是怕掏银子吧?昨儿我可看见你手里拿着厚厚一沓银票呢。”“是啊,三哥哥,你要是不答应,以后咱们小聚的银子可都得你出了。”黛玉继续调侃。贾铨无奈地笑了笑,解释道:“这些银票我已经和老爷子说过了,藏是藏不住的,也不能指望姑娘们和丫鬟们守口如瓶。再说,有老太太的支持,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看了看黛玉,见她不再像之前在屋里时那般冷冰冰,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但还是笑着说道:“怎么?这会儿不叫伯爷了?”“你要是愿意加入,我们当然欢迎,不过我怕我那点水平,会扰了你们的雅兴。”贾铨谦虚道。黛玉飞了他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虽然她对那先生的为人还有些许怀疑,但刚才贾铨帮湘云解围,以及后来和三位舅老爷谈事时的从容气度,让她心中的不满早已消散了大半。“三哥哥,你就别谦虚了,谁不知道你才学渊博。再说了,咱们海棠诗社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黛玉笑着回应,言语中带着几分戏谑。“哈哈,既然黛玉妹妹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推辞了。不过,到时候写不出好诗,可别怪我哦。”贾铨也笑着回应,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哈哈,我这个举世无双的大才子,好诗自然信手拈来,比如这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呸!三哥哥真是个坏蛋!”林黛玉赶紧用帕子遮住脸,退到了后面。周围的人,除了小惜春和贾环不明所以,李纨、宝钗、迎春和探春都羞红了脸,就连贾宝玉也尴尬地干咳了几声,试图打破这尴尬的气氛。“铨哥儿,咱们还是赶紧走吧,看看那位姐姐到底怎么样?”宝玉岔开话题道。贾铨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得意。这句诗词出自《牡丹亭》,在那个时代属于禁书,内容涉及男女情爱。贾铨虽未读过此书,但深知其杀伤力。他曾听薛宝钗用这句话点醒过林黛玉,即便是心高气傲的林黛玉,也不得不低头听训。李纨看着贾铨那英挺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昨夜她只是随意凑个热闹,却没想到见到贾铨健壮的上半身,又在后来的多次接触中,心中悄然生出了几分遐想。今日在荣庆堂,她多次因学院和兰儿的事心神不宁,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身影。贾兰轻轻扯了扯李纨的衣袖,李纨这才回过神来。“兰儿,你刚才说什么?”“娘,我说三叔人真好,就像书里写的慈父一样。”“哎呀,别胡说!以后可不许再这么讲了。”“哦……”李纨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走在后面,生怕被人发现。要是刚才和贾兰并排走,那可就尴尬了。 一行人来到晨武院,只见小吉祥和小角儿站在帘子两侧,动作滑稽地掀开帘子,顿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李纨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难怪你喜欢这两个丫头,单个看还不明显,凑在一起真是太逗了。“以后每天进进出出的,心情肯定好!”贾铨听了,眉梢一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竟对着李纨调侃道:“是啊,每天都要进进出出的,心情才能好嘛。”李纨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心里一惊:自己这是被小叔子调戏了?!正尴尬得不知如何回应时,晴雯带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孩儿走了过来。“爷怎么带着人站在外面不进屋?要是把林姑娘冻坏了怎么办?!”“今天爷得早点休息,昨夜都……”林黛玉听到晴雯提到自己,不等她说完就啐了一口,反驳道:“呸!别人都冻不坏,偏偏我就冻坏了?!”“我又不是水做的,今天就在院子里站着了。”两人正要继续斗嘴,晴雯身后的丫鬟却走上前来,打断了她们的对话。贾铨看着薛宝钗,眼眶微红,带着哭腔说道:“姑娘,你难道不要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