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江南之案错综复杂、牵涉众多,而能在数月内解决,让江南重归安宁,朕心甚慰。!w.6¨1+p`.¢c.o′m¨”
“建康留守赵无咎、巡抚胡宪等以下诸官员恪尽职守、不负朕之托付,不负百姓期望,堪称表率!”
这是圣旨开头的一段话,算是天子定下了基调,但接下来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军器监丞白胜、厢军统领韩精忠以及江南三省的数十名官员,涉及贪渎、私卖军械、与外国勾结,甚至意图谋逆,必须从严处罚,在尔等所拟之刑再加一等,为天下官员戒。”
赵无咎眉头一皱,这可不是常例!
通常来说,天子为了昭示自己宽仁,会将刑罚减一等,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可见其对于这些官员极为愤怒。
但这里面却漏过了金匮府的知府孔承道,避而不提,将其含糊的塞在江南三省的官员中,陛下很可能看在太后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在他思索之时,宣旨钦差继续往下念,语气也越发肃然:
“尤其是北辽细作天理会、假冒前朝宗室吴海山等人,潜伏己久,意图谋逆,更是罪不容赦,除反正、立功人员之外,其余人犯一律处斩,决不宽贷!”
“若是日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朕必将追查到底,以防有人敷衍塞责、营私舞弊!”
前面这段话好理解,表现了天子对于谋逆的态度,而最后一句话却很明显的表现了天子的不满。!x\4~5!z?w...c′o¢m/
他的意思应该是,这桩大案之所以会发生,归根到底是你们江南的官员不尽职尽责、营私舞弊,但既然案件破了,朕也就不追究了,但日后如果再有这类事件发生,就没这么轻易过关了!
身为江南职位最高的两位官员,并排跪着的赵无咎、胡宪互相对视了一眼,泛起了无声的苦笑,知道接下来的赏赐可能没有预想中丰厚。
“建康留守赵无咎,安抚江南,劳苦功高,此次居中指挥,功不可没!晋升为一等子爵,加毅勇为爵号,荫其二子,赏金百两、良田百亩!”
听起来很风光,以后赵无咎就可以称为“毅勇子爵”,但除了让二子得到荫封之外,其余的赏赐都只是敷衍了事,可见朝廷不过是为了顾及体面而己。
既然赵无咎只是这样的封赏,那么胡宪、张汤这些官员就更是清汤寡水,官位升迁自然是轮不上,最多也就是荫一子,赏银若干,上等考绩记录在案。¢v!7`x`s-w′.+c,o?m/
至于那些武将们,倒是比他们好一些,秦彦、戚志光等人升了一级,而职位较低的赵虎、马龙等人的运气更好,得到了超擢两级的奖赏,意味着距离指挥使也只有一步之遥,个个眉开眼笑。
而钦差大人顾襄却不一样,他不但与江南过往的事情无关,而且正是由于他的到来,揭开并最终解决这件大案,功不可没,圣旨的语气也不一样,大为嘉勉:
“原少詹事顾襄勇于任事,学识优长,功绩卓著,在此次大案中协调得力、知人善任,着升迁为翰林学士,另有任用。”
尽管事先己经猜到了,但当正三品的位置敲定之时,顾襄心中还是一阵激动,这是他青云路的第一步,从此他便成为了参与国政的“三品以上官员”,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辈子都迈不过的坎,而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做到了。
“宜城县令独孤文,办事稳妥,为人厚重,在宜城县多年颇有劳绩,历年吏部考核均为上等,着即升任兰陵府同知,其所遗县令一职,由丁元接任。”
从七品到五品,这是极大的跨越,但独孤文当了这么多年县令,又是进士出身,资历足够,倒也让别人说不出什么,而且这次主要案件的结案都是在宜城县内,他的功劳却也不小。
只不过独孤文本人并不是太过激动,同知是知府的副手,升的越高,将来出事的风险越大,再也没法安稳的躲在自己的县衙里了。
丁元则是喜不自胜,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云开月明,顺利的接任了县令一职。
至于邢越等人,圣旨上只是一笔带过,只说“其余有功人员,如邢越、燕小乙、崔战等由建康留守赵无咎等人酌情厚加奖赏,若有才能出众、功绩卓著者,可以越级提拔。”
这也就相当于告诉赵无咎,县令以下的人员,朕就交给你安排了。
眼看着圣旨临近结束,就连于承宗返京另有任用都说完了,却没有给本案最大的功臣、宜城县典史陈寻的封赏安排,让众人都有些惊愕。
赵无咎心中暗忖:我记得在奏报中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