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张叔镗三人唤了进来,只是对三人温言抚慰。
言笑晏晏间让三人又是放心,又是感激涕零,几人只是痛哭流泪。
最后三人放下心来,千恩万谢地走了。
武长风也正式招集堡内一干军官商议事务,这些天他一直在府内陪伴自己的新婚妻子,好在堡内各人各司其职,倒也井井有条,没出什么乱子。
不过自己新任防守官,事务繁多,加上明末乱世,哪有那么多悠闲的时间?是该开始布置了。
看着厅内的一干人,韩朝、韩仲、齐天良、杨通、钟调阳、高史银、钟荣等人个个喜气洋洋,意气风发。武长风升官,他们也随之水涨船高,作为武长风的嫡系,这奉承拍马之人如潮就不用说了。
看着在座的一干人,武长风心内暗叹,自己麾下高级军官与文人还是太少,不是小旗就是总旗,要不是就是小吏,就算此次剿匪有功,立功几人升赏也是有限,官位不到,各人的职位也不好安排。
日后自己真的成为宣府镇防守官,安排一人到外堡去担任屯长,至少也要是总旗的官衔,这官位不到,你一个小旗去任屯长,显然便不能服众。
武长风沉声道:“我去舜乡堡上任后,唐禾任劲勇堡的屯长,赵理仍管理屯田之务!”
熊冶、张衡兄弟肯定是要跟在自己身旁的,不过劲勇堡是自己的势力根本,需要最信得过的人留任,唐禾办事稳妥,会办事,会说话,由他担任劲勇堡的屯长,练兵管理,这是最好不过。
上次剿匪,唐禾也跟着混了混,也算立下了军功,这上头的升赏下来,一个署总旗是跑不了的,由他任靖边堡的屯长,名正言顺。
至于赵理,上次他虽是随军出战,遗憾的是他领着辎兵队,一直呆在中军后翼,寸功未立,眼下仍是一个小旗,升赏也不要想了。
不过他是老人,便留在劲勇堡管理屯田吧,这些时间他的努力与成果,武长风也是看在眼里的,是个实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