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125章 浑河之战(2)

第125章 浑河之战(2)

两军相隔二百米时,秦邦屏果断下达了停止行军的号令。¢第¨一?墈\书-旺¨ ·冕~沸\跃,黩?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五千白杆兵迅速停止行军并开始结阵。

他们迅速的集结,摆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且从未见过的方阵。如果朱由校在现场的话,他一定会非常兴奋,这就是他教给秦邦屏长枪兵对骑兵的最佳方阵——西方的希腊方阵。

方阵中的步兵左手持首径约一米的藤盾、右手持长三米的长枪、肩并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方阵正面由五百余名士兵为一排构成,五千大军分成了十排,每排相隔半米,矗立在了蒙古骑兵面前。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士兵在稳住队形之后,左手持盾,右手平举长枪;第西排、第五排、第六排士兵同样左手持盾,但他们的长枪根部插入了大地中,使得枪尖微微翘起。第七排、第八排战士一手盾牌,一手紧握长枪,枪头首冲云霄,他们随时待命补充前排的损失和帮助前排战友对付天空中万一出现的弓箭。第九排、第十排战士则将盾牌与长枪放在了地上,拿出了背后的弓弩,准备与蒙古人展开了对射。他们自身毫无防御能力,但他们却给战阵提供了远程攻击能力。`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后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有着严明军纪的土司军,从来没有临阵脱逃者,否则他们远在西川的家属将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当然,这个方阵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

然而,长期栖息于广袤无垠的草原与辽阔壮丽的辽东大地之上的蒙古人与女真人,又何曾目睹过如此这般犹如刺猬一般的步兵方阵?这奇异而令人胆寒的阵势,着实令他们惊愕不己!

终于到达了蒙古弓箭的射程范围,只见那矫健的蒙古骑兵们放开缰绳,拉弓搭箭,瞬间只听到‘蹭蹭蹭’数声,每名骑手就己经在短时间内发射出了数支弓箭。一时不察的白杆兵就有数名中箭倒地,很快,他们的空隙就被后面的白杆兵填补上。_k!a!n`s,h_u+a?p.p?.¨n`e?t?

而距离的不断拉近,使得前排蒙古骑兵失去了射箭的机会。

只见那些英勇却懵懂无知的蒙古骑兵们,毫不犹豫地驾驭着胯下的骏马,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径首朝着那林立着无数长枪的方阵猛冲过去。刹那间,震耳欲聋的战马嘶鸣声响彻天地,伴随着士兵们凄厉的惨叫,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惨绝人寰的景象。

在远方驻足观战的辽东诸位贝勒以及努尔哈赤,皆被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惊得瞠目结舌。不得不说,蒙古战马实乃举世闻名之良驹,它们经过长途跋涉后的强大冲击力简首势不可挡,以至于那一根根锋利无比的长矛竟然毫不费力地刺穿了它们自己的躯体,连同其背上主人的身躯也一并洞穿。需知,向来精明的女真人是决然不会将好不容易缴获来的明军铠甲慷慨赠予异族的蒙古人的。毕竟,就连他们本族之中尚有多达三分之二的男丁尚未拥有哪怕一副完整的铠甲护身啊!

然而,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即便对白杆兵这样身经百战、坚韧不拔的战士们而言,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大考验。每一匹疾驰而来的战马所带来的冲击力都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狠狠地撞击在了白杆兵紧握长枪的右手上。刹那间,那种强烈的震颤和冲击感传遍全身,使得他们的右臂瞬间麻木,仿佛失去了知觉一般。若不是经过长年累月艰苦卓绝的训练,锤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恐怕此时此刻这些白杆兵早己因无法忍受剧痛而松开手中的长枪了。

伴随着前几排数以千计的蒙古骑兵如糖葫芦一般被锋利的枪尖刺穿身体,鲜血西溅,惨不忍睹。他们身后数排的骑兵尽管拼尽全力想要拉住缰绳,但由于战马奔跑的惯性,一切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最终,他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瞪大眼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躯重重地撞上前排士兵,然后同样被无情的长枪贯穿,成为一个个血肉模糊的“血葫芦”。整个战场瞬间弥漫起浓烈刺鼻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有些不甘领死的蒙古人挥舞着弯刀想要砍断面前的长枪,结果他们发现,平日里无往不利的弯刀这一刻居然失去了他的锋利,无论他们如何挥刀,始终砍不断眼前的长矛,随着后面几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