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霞光万道。/微/趣·小?说+网* !首/发-
苏辞和赵晏清赶在城门落钥的最后一刻,入了城门。
六月底的京城,似乎比忠州地界还要炎热几分。
苏辞方才挑开车帘看了一眼,便觉热浪扑鼻,闷的她几乎要喘不过气。
门房的小厮瞧见马车停下,正想跑出来询问。
一抬头瞧见赵安跳下马车,立刻折返了回去,撒丫子往里跑去禀报。
现在日子清净快活,二夫人和三夫人正坐在院子里绣花,想着暑天到了,给两个孩子添件新衣裳。
正说着话呢,就听见婢女兴奋地跑来禀报,“夫人,大娘子和赵将军回来了!”
“苏辞回来了?”三夫人率先站起身来,脸上又惊又喜。
她拉起二夫人的手,“啊呀,她终于回来了,快,我们快去迎接!”
二夫人一遍笑着点头一遍吩咐丫鬟,“去把阳哥儿和择哥儿叫上。”
“对对对,”三夫人连连点头,眼眶都红了,“阳儿现在已经能跑能跳,与旁人无异,苏辞见到了,一定会开心的。”
王府门口,苏辞扶着赵晏清的手下了马车,望着门口高大的额匾,心里莫名的感到一阵舒心。
赵晏清顺着她的眼神望过去,正对着“定王府”三个大字,他单手搂住她的腰肢,柔声问,“怎么了?”
苏辞摇摇头,“没什么呀,就是觉得终于到家了。,w,z,s^k′b*o.o!k..¨c′o¨m/”
苏辞笑眯眯地望着他,“大概是在这里住习惯了,渐渐就有了家的味道。”
“回到这里,就会觉得莫名的心安,再也不用奔波赶路了。”
赵晏清弯了嘴角,露出一抹迷人的微笑,“嗯,终于到家了。”
他在战场厮杀惯了,对家其实并没有概念,甚至他并没有家。
可是现在不一样,他有苏辞,他也有家。
在外奔波的几个月,居无定所,按理来说他也应该习惯的,可是每当夜幕降临,他总有一种隐约的孤寂。
他总是想起西院,想起无数个与苏辞在一起的日子。
他想回家。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直白又真实地对家有了依赖。
就像苏辞说的,再次回到这里,他也觉得心安。
但他很清楚,他在乎的不是定王府,也不是西院。
而是苏辞。
他在乎的,是有苏辞的家。
二夫人和三夫人脚下生风,火急火燎地狂奔至门口,还未出门呢,就听见苏辞的声音。
两人脚步更急,争先恐后地跑出门。
看见苏辞和赵晏清就站在门口,三夫人别提多开心,几乎跑出门来,“哎呀,苏辞,你终于回来了!”
三夫人脸色看起来比从前要好很多,凹陷的两侧都有肉了。
她激动地走过来站在苏辞面前,从上到下扫了几眼,温柔问,“一路上还好吧,累不累?”
苏辞摇了摇,“我没事,二婶三婶,家中一切都好吧?祖母她可好?”
二夫人两眼掩不住激动之色,点点头,“好,好,家中一切都好,老夫人也好。_j!i′n*g·w,u′x·s+w~.¨c_o,m*”
“昨日她还念叨起你呢,得知你回来了,她一定更开心了。”
说话间,两个萝卜头从门里跳出来,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听说嫂嫂回来了?在哪儿呢?——娘!”
脆生生的声音从后头传来,三夫人还未回头,就见两人直接从她与三夫人中间钻出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苏辞。
大概许久不见,赵松阳和赵择都愣住了。
以往日日念叨苏辞,念叨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念叨怎么感谢她,念叨干脆给她耍一套杂技。
可眼下瞧见心心念念的人儿就站在面前,他们突然有些不知所措的腼腆。
到底是个孩子,喜形于色,那两双望着苏辞的眼睛都要冒出桃心来。
三夫人低头瞪他一眼,拉着他的手将人拽到跟前,“你们两个还愣着干嘛,赶快给你嫂嫂打招呼啊。”
“阳儿,你不是日日盼着她早点回来吗,怎么现在她回来了,你又成哑巴了。”
赵松阳不知为何,脸上一阵羞涩。
大概觉得自己的眼神有些冒昧,他立刻低下头,规规矩矩地唤了声,“嫂嫂。”
许久不见,赵松阳倒是越发温润,颇有些翩翩公子温文如玉的气质。
苏辞的眼神落在他的一双腿上。
她清楚地看见,赵松阳是小跑过来的。
他的腿,终于是彻底好了。
苏辞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