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73章 大同拉锯战

第73章 大同拉锯战

洪熙十一年七月,漠北的风终于褪去了刺骨的寒意,草甸上冒出成片的新绿,正是骑兵奔袭的好时节。.看,书,屋· ~无!错!内^容′阿失帖木儿勒马立于克鲁伦河畔,狼头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的破洞还留着黑水河峡谷惨败的痕迹。他抬手抚过面颊上那道狰狞的疤痕——被火枪弹片划伤的地方,至今遇风仍会隐隐作痛。身后,一万瓦剌精锐骑兵列成整齐的方阵,马蹄踏过新草,溅起带着泥土气息的飞沫。

“此番南下,必让汉人尝尝我们的厉害!”阿失帖木儿的怒吼惊起一群北归的鸿雁。他将军队分为五队,每队两千人,沿着大同外围的五条河谷推进。马鞍上的浑铁枪被摩挲得发亮,枪杆上还缠着去年从明军尸体上剥下的红绸——那是他特意留下的耻辱标记。父亲也先的叮嘱犹在耳畔:“明军火器能打百步,但百步之外,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游而击之,让他们跑断腿,再一口一口吃掉!”

大军行至大同以北百里的丘陵地带时,阿失帖木儿突然抬手示意全军停下。他翻身下马,蹲在地上查看地形:西侧是连绵的山梁,东侧是开阔的河谷,正是骑兵游击的绝佳战场。“每百人一队,散开!”他抽出弯刀,在地上划出几道弧线,“见村就烧,见粮就抢,听到炮声就跑,不许恋战!”

刹那间,百余个骑兵小队如离弦之箭,扑向大同周边的村庄。最先遭殃的是平家庄——天刚蒙蒙亮,瓦剌骑兵就撞开了村口的木栅栏。他们先放火箭点燃祠堂的草顶,趁村民慌乱奔逃的间隙,呼啸着冲进粮囤。有个络腮胡骑兵扛起半袋小米,又顺手拽过一只肥羊,羊蹄蹬踢着他的甲胄,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村口的老槐树被劈成柴火,冒着青烟的树干上,还挂着没来得及摘下的玉米。

“明军来了!”瞭望的骑兵突然大喊。远处尘烟滚滚,宣府调来的两千精锐骑兵正疾驰而来。瓦剌小队长大吹一声呼哨,全队立刻调转马头,沿着河谷疾驰而去。等明军赶到时,只剩烧焦的茅屋在风中摇晃,几个幸存的村民抱着孩子,在废墟上哭得撕心裂肺。

如此往复三日,大同周边十余个村庄被搅得鸡犬不宁。阿失帖木儿的主力则蛰伏在狼窝山的密林中,他透过望远镜,看着明军骑兵在各个村庄间疲于奔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9¢5~k¢a\n′s^h-u^.\c!o`m′有个亲卫递来烤羊腿,他却挥手推开——他在等,等明军的耐心耗尽,等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出堡垒。

然而,大同总兵郑亨的反应却像一块烧不热的顽铁。这位武安侯站在加固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烽燧升起的狼烟,手中的令旗始终没有挥动。三日前,朱高炽的密旨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坚壁清野,步步为营,勿贪小利,勿追穷寇。”此刻,城外十里处已筑起五座营寨,每座营寨外都挖着丈深的战壕,拒马桩如獠牙般指向天空。营寨间的烽燧每隔半个时辰便燃起一股青烟,像一串珍珠,将大同城护在中央。

“将军,瓦剌人在沙岭村掠走了三十车粮草!”斥候气喘吁吁地跪在城楼下。

郑亨却只是捻着胡须,望向城外那片被清空的村庄——早在半月前,他已将周边百姓尽数迁入城内,连水井都填了半截,只留下些带不走的破家具,可后来却有一些顽固且愚蠢的百姓,坚持认为也先大军不会来,朝廷这是在自欺欺人,于是又偷偷跑了回去,这样的刁民纵然受到损失,自身的罪过也占很大一部分。

“传令各营,鸣炮驱逐即可,谁也不许踏出战壕半步。”

当瓦剌小队再次袭扰时,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慌乱的村民。第三营的士兵躲在战壕里,等瓦剌人冲到百米之内,才突然起身扣动扳机。铅弹呼啸着掠过草甸,虽然没伤到多少人,却逼得瓦剌骑兵慌忙转向。有个小队不信邪,试图冲击最近的营寨,刚冲到拒马桩前,就被城头的佛郎机炮轰得人仰马翻——炮弹在人群中炸开,将三个骑兵连人带马掀到半空。

阿失帖木儿在狼窝山看得真切,气得将望远镜狠狠砸在岩石上。他原以为明军会被激怒,没想到对方竟像缩在壳里的乌龟。更让他烦躁的是,每到深夜,总有数十名明军骑兵摸到瓦剌营外。他们不杀人,只敲锣打鼓、放火箭骚扰,害得瓦剌士兵夜夜不得安睡。有个百夫长熬得双眼通红,提着刀要去追,却被阿失帖木儿喝止:“这是汉人的奸计,想引我们出去!”

第七日清晨,阿失帖木儿终于按捺不住。_小^说,C.www. S? ?最!新?章+节\更¢新¢快\他亲率五千骑兵,举着狼头大旗直扑大同城下。可当城墙的轮廓在晨雾中浮现时,他突然勒住马缰——城墙被加高了三尺,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