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四号沉眠舱所在的扇形区域时,叶云天明显感觉到空气的质感变了。-1?6_x¨i+a′o*s,h?u`o?.*c·o~m¢既没有暴风舱的震颤,也没有水脉舱的湿润,更没有火焰舱的暖意,这里的空间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场凝滞了,连呼吸都带着一种轻微的滞涩感,仿佛每一次吸气都要穿过细密的能量网格。
四号舱静静地嵌在八面体东北侧的凹槽里,与前三座舱体相比,它的外观最不“金属”——舱壁并非光滑的合金,而是泛着冷冽的哑光白,表面爬满了银白色的纤细符文,这些纹路并非蚀刻其上,更像是某种液态金属在凝固前的瞬间被定格,线条流畅而诡谲,时而在灯光下泛起极淡的荧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这里的能量场很奇怪。”林月瞳举着能量检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既不是电磁波,也不是引力场,更像是……某种概率波的叠加态。当仪器靠近符文时,读数会突然跳变,像是这些符号在主动规避探测。”
叶云天的目光首先被舱内的身影攫住。叶运恬的姿态是所有沉眠者中最安静的,她平展地悬浮在淡紫色的营养液中,双臂自然垂落,长发像墨色的海藻般在液体中缓慢舒展,没有丝毫紧绷感。她的轮廓比叶云甜更柔和,眉眼间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沉静,鼻梁更挺,唇线更薄,唯独那双紧闭的眼,眼尾微微上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像是即使在沉眠中,也保持着对周遭的警惕。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指尖——右手食指的指尖悬浮着一颗米粒大小的微光粒子,那光芒并非来自外部照射,而是粒子自身发出的,呈柔和的七彩光晕,随着叶运恬的呼吸有节奏地明灭,像是一颗被驯服的微型星核。?{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生命体征比前三位更接近人类基线,但脑电波频率异常复杂。”林月瞳将传感器贴近舱壁(这次她格外小心,没有直接接触那些符文),“检测到大量γ波段的高频脉冲,这通常与人类深度冥想或进行复杂逻辑运算时的脑活动模式相似,但强度高出三个数量级——她的大脑在沉眠中仍在进行某种高强度的‘运算’,或许是在维持某个未完成的魔法契约?”
叶云天的视线落在舱壁的银线符文上。这些符号没有重复的pattern,有的像扭曲的藤蔓,有的像破碎的星轨,还有的分明是某种几何图形的变体,却在转角处突然生出尖锐的分支。他让林月瞳调出光谱分析仪,当探测光束扫过符文时,那些银线突然亮起极淡的银光,并非反射,而是符文自身产生的发光效应,且光的波长稳定在一个从未记录过的频段。
“试试紫外线照射。”叶云天突然说。
林月瞳有些意外,但还是从设备箱里取出便携式紫外灯。当波长254纳米的紫外光落在舱壁上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零散的银线符文像是被瞬间激活,无数道银白色的光线从符文末端射出,在对面的岩壁上交织、汇聚,最终形成一个缓缓旋转的五芒星阵。
五芒星的五个角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符文,中心则是一个不断收缩又扩张的圆环,圆环内侧刻着的细小花纹,与林月瞳祖父遗留的那本牛皮封面古魔法书上的“元素平衡咒”插图,分毫不差。^x-i,n?d\x~s+.¨c_o\m′
“不可能……”林月瞳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手机,那里存着她多年前拍下的咒语插图,此刻调出对比,连最细微的笔触转折都完全重叠,“那本魔法书的年代被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三世纪,上面的文字一直被认为是古人臆想的符号,怎么会……”
“不是巧合。”叶云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些符文不是魔法,是某种跨维度的能量编码。你祖父的书,或许是某次维度重叠时,偶然记录下的能量轨迹——就像暴风雨后,窗玻璃上留下的闪电印记。”
他从设备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属圆盘,这是云天集团研发的“精神感应放大器”,原本用于解析深海智慧生物的脑电波。当圆盘贴近舱壁(避开那些仍在发光的符文)时,叶云天的太阳穴贴上了配套的电极片。
起初是一片嘈杂的白噪音,像是无数细碎的声音在争夺听觉的注意力。几分钟后,当他的呼吸频率与叶运恬的呼吸频率逐渐同步时,一段微弱的意识波动穿透了噪音,清晰地传入脑海:
“……以我之血为引,借地脉之精、天风之息、星火之芒、流水之韵……缚暗影于永恒虚空,直至时间的尽头……”
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感,像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