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万历年间进士,有两个关于他的著名典故。^x-x.k`s^g?.+c¨o¢m/
崇祯十西年,钱谦益59岁,不顾世俗的非议,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柳如是是明末清初著名歌伎、才女,秦淮八艳之一,自幼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自幼被卖入青楼。
当时钱谦益己经年近六十,而柳如是年仅二十三岁,两人年龄差距较大,但他们对彼此感情坚定。婚后,他们在常熟的红豆山庄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钱谦益为柳如是建造了绛云楼,两人在楼中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样看来是不是很挺好?但是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典故之一,水太凉。
“水太凉”是钱谦益在面临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拒绝跳水殉国的托词。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政权岌岌可危。当时的钱谦益是弘光政权礼部尚书,柳如是看到这种情况,就劝他一起投水殉国,以全忠义。钱谦益答应了,他对外高调声称自己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誓与明朝共存亡,不仅如此,他还率领家人至常熟尚湖,准备找湖边自尽。
但真到了自尽的那一天,钱谦益退缩了,以手试水温,说 “水太凉,不能下”,最终没有选择殉国。~e~z?k/s,w·.?n~e^t*柳如是却奋身欲沉池水中,被钱谦益强行拉住。之后,钱谦益率领众臣跪在滂沱大雨中向清军统帅多铎请降,半个南京城的百姓都见到了钱谦益卑躬屈膝的模样。要不是因为柳如是的气节在那撑着,钱谦益的脸面早就不知道埋在哪里了。”
朱由检:“连一介女子都比不上!一点骨气都没有的狗东西。”
明·范景文:鞑子的狗!
明·温体仁:老夫可没有降清
明·朱元璋:连南宋的八岁小儿都比不上
三国·诸葛亮: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汉·曹操:骨头被清军打折了吧
“这才哪到哪,这个顶多可以算是,钱谦益怕死!后面还有一个。
典故之二,头皮痒。
清军入关后,命令百姓剃头。当时的情况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头发和头必须选一个。很多百姓坚决不从,于是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百姓抗议和清军大屠杀。”
明·朱棣:可恶!是人命如草芥。¥%&*&*%**!朕真是想去草原把你们的祖宗都宰了!
“钱谦益钱大人多怕死啊,在清军这剃发易服行动中,有人劝他保全气节为国捐躯,但是人家挠挠头,说头皮有点痒,就借口离开了。-4·0¨0!t+x_t?.*c~o¢m,再回来,头发就变成了满清的金钱鼠尾辫。”
明·钱谦益:污蔑!
崇祯朝百姓:连我们都不如!难看死了!竟然从了后金鞑子。“冲啊!去钱谦益府上收拾他!”
汉·曹操:一典更比一典强,头发都剃了!节操呢?
汉·张辽:他都没这东西,节操算什么?对这人来说命才重要。
三国·诸葛亮:果然还有更无耻的!
秦·扶苏:我今天也是见到下流之辈了...
“钱谦益首鼠两端,在降清和反清复明之间来回摇摆。清廷一方面为了收买人心,一方面估计也确实是看上了钱谦益的文坛领袖身份,就任命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降清后又开始谋划反清复明,不仅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的反清复明势力联络,还写信给南明桂王政权,但是又能弥补什么呢?顶多就是让自己有脸出门见人罢了!”
噗——钱谦益终是受不了,大堂上吐了口血。
“呦,这就受不了了,估计自己也讨厌自己这种德行了吧。”
朱由检:“把他带到诏狱去让他休息休息。”
天启年的钱谦益,也是如此。他的同伴都对他避之不及,生怕跟这种叛徒有什么关系。
朱由校也己经做出反应,先将他软禁在家。派了田尔耕抄家去了。弟弟没钱,我这个哥哥也没好到哪里去,也学那李自成去吧。现在贪官之名人尽皆知,抄起家来阻碍比以前小了很多。
“下面隆重登场的这一位,是大明武勋,被人评价为‘国公不国,纯臣不纯,死有余辜’的最后一代成国公朱纯臣。祖先朱能是跟着judy靖难的功臣,那是战功赫赫,何等勇猛的大将军。”
明·朱纯臣:姑娘请慎言!
明·朱能:朱纯臣逐出族谱,以后别说是我朱能的后人。
“朱纯臣此人背刺朱由检,也是个响当当的人,送你钱谦益同款恭喜手势。”徐白又竖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