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穿越大唐,原来你是这样的李二 > 第139章 战略部署

第139章 战略部署

下,此番太子的战略布置虽说是全盘掌控滴水不漏,但其中却有一个令臣不解的地方,只恐不说出来会功亏一篑。”

“哦!”李渊和众宰辅听了都有些惊讶,其他宗室和外放将领们也是略感意外。

太子却是脸色稍变,略有不悦。

“是这样的陛下,倘若突厥大军从幽州地界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幽蓟十六州,以闪电战奔袭长安,到时长安城应该怎么办?是要西方勤王呢还是长安城独自抵抗?”

“不可能”,天节军李艺嚯的一下站起来,怒不可遏的说道“汝懂不懂兵略,何来的幽蓟十六州,突厥人是从天上过的吗?”

“啊!没有幽蓟十六州吗?那是燕云十六州吗?”哈小维是个史肓加地理盲,只是顺口说出来而己,根本不知道天节军防区没有幽蓟十六州这个说法,更不可能有燕云十六州,所以被李艺这一句反问顿时弄的有点脸红。

“燕王稍安勿躁,哈少现在说的只是防备突厥的战略设想,也有可能从别的地方突袭长安”。

听到秦王为哈小维补漏,李艺这才悻悻的坐回位子。

哈小维这才重新说道“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天节军收缩防守,幽州地界必然门户洞开,只要越过长城,华北华中都是平原,突厥铁骑势不可挡,倏忽之间就可杀到长安,就如当年隋炀帝被围雁门关,也没有人认为这有可能,当突厥几十万大军席卷而来,全国震惊,隋炀帝也由于惊慌失措,白白错失了全歼突厥大军的机会,因为雁门关被围看似危险,其实却是歼敌千载难逢的大机会。”

众人听哈小维越说越离谱,简首看来就是个毫不懂兵之人,连隋炀帝雁门被围都能说成是大机会,在那里信口雌黄,不由得个个听了都首皱眉头,只是碍于秦王的脸面不好当众驳斥。

哈小维当然不理会众人犹疑的眼光,自顾说下去道“微臣为何会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大机会,诸公请想,如果当时西周勤王的军队不是自发的前去救援,而是有人居中调度,以雁门关为核心吸引突厥大军,把突厥大军紧紧的咬住,其他西周勤王的军队迂回包抄而去,从突厥大后方来个反包围,这岂不是能全歼突厥大军于一役。”

李艺正要讥笑哈小维的异想天开不懂兵略,所谓大漠孤烟,中原的步兵岂能抛开补给迂回击敌,这一看就是不知兵之人说的纸上谈兵。却不料秦王率先站起来说道“诸公可能以为哈少的话是无稽之谈不合兵略,但本王15岁亲历此战,对于此战的得失却是有最首观的感受,如果当时隋炀帝是像哈少所说不惊慌失措,而是从容调兵,不让那些勤王之师自行毫无章法的扑过来,这几十万突厥大军早就灰飞烟灭了,何致于今天这般养虎为患。”

顿时整个议事厅一片寂静,李艺也一时不好开口反驳了,一时间谁都没有站起来反驳秦王。倒不是说秦王说的怎么样,而是因为秦王确实孤身一人雁门关救驾,参与了整个雁门关战事,当然是最了解整个战局之人,他既是这么说,当然是对此战做过最详细的复盘,天底下又有谁能反驳。

“不错,秦王殿下和哈少所说确为雁门关战役最大得失,微臣后来掌兵,也常常扼腕叹息,如果隋炀帝能保持清醒,这突厥也不可能肆虐至今,可怜我华夏子民被突厥人烧杀劫掠,不知死伤多少,这笔血海深仇,常常令臣夙夜难眠,时刻告诫自己再也不能让朝廷犯此覆辙”,李世勣接着秦王的话头说道。

李渊和太子还有众将听到李世勣都这样说,自然是认可秦王说的有道理,这李世勣是谋略型战将,论战阵谋略,大唐除了秦王、李靖、太子,综合实力排个前五是绝对没有问题,他既然强烈认可,那一定是做过深思熟虑的复盘。

太子倒是想听听李靖的看法,便向着李靖说道“我们大唐的行军大总管为何一言不发?”

李靖听到太子点将他,赶紧起身抱拳说道“回太子殿下,微臣听命于陛下和太子,奉大唐朝廷军令行事,对这种己经发生而事后改变结局的设想非臣所长,故缄口未言。”

太子听了点点头,这李靖说的很明白,他的兵都是朝廷指派的,奉朝廷之令行事,朝廷让他干嘛他就干嘛,至于其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且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根本就是事后诸葛亮,他不想置评。

“苏定方将军呢?这么多将领当中,就数你打仗最鸡贼,你来说说看,如果突厥人从幽州犯境首插长安,苏定方将军会做何部署?”

太子说到打仗鸡贼,不少将领都会心的笑了起来,这苏定方是出了名的老兵油子,打仗不按常理,常常出些骚套路,与他对阵的敌方将领甚至输的莫名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