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土匪窝里爆出黑科技穿越1936 > 第339章 ‘缓冲区’的巩固与建设

第339章 ‘缓冲区’的巩固与建设

着沼气灯,喜滋滋地说。

沼气还能取暖。陈博文设计了“沼气暖炉”,虽然安全性堪忧,但确实能让冰冷的工事里暖和不少。

之前大受欢迎的“土炕PLUS”也开始在霍特山口普及。战士们睡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总算能抵御草原夜晚的严寒。

陈博文甚至还搞出了“移动式澡堂”——就是一个大木桶,下面烧火,上面搭个棚子,虽然简陋,但至少能让战士们轮流洗个热水澡。

“公共厕所”也修建起来,改变了以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营区的卫生状况好了不少。

李墨涵看到这些变化,又激动了:“大帅!您看!这沼气照明,土炕取暖,澡堂净身,厕所除秽!此乃‘固本清源,安居乐业’之策啊!战士们吃饱穿暖,身心舒畅,方能奋勇杀敌!大帅于细微处见真章,实乃圣主之相!”

林好看着战士们确实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心里也挺高兴。

他摆摆手:“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光靠后方运粮不是长久之计,咱们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于是,“屯田戍边”的命令也下达了。

在霍特山口附近,找了几片相对平坦、靠近水源的荒地,开垦出来。

战士们白天训练、修工事,傍晚就扛着锄头去种地。

种啥?

当然是黑风寨的“战略储备粮”——土豆!还有之前改良过的耐寒快熟的“神草”,用来解决牲口草料问题。

“哎,俺是来打仗的,咋还干上农活了?”

“就是,这锄头还没枪杆子顺手呢!”

虽然有些抱怨,但命令就是命令。战士们吭哧吭哧地开荒、播种、浇水。

李墨涵见状,又有了新的解读:“大帅此举,乃‘劳武结合,寓兵于农’之妙策!既锻炼了将士体魄,磨砺了意志,又能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后勤压力!一举多得,深谋远虑啊!”

为了更好地管理新占领区的苍狼国牧民,光靠武力弹压和“法器”交易是不够的。

李墨涵主动请缨,把他那“黑风扫盲班”开到了霍特山口,还特别开设了“苍狼国分班”。

他找来几个略懂蒙语的战士当“助教”,自己则拿着自编的简陋教材,开始教苍狼国牧民学汉语、认汉字。

课堂设在一个大帐篷里,里面坐满了好奇又有些拘谨的苍狼国男女老少。

李墨涵用他那蹩脚的蒙语,夹杂着汉语,费力地讲解着。

“这个,是‘人’字…人,就是你,我,他…”

“这个,是‘天’…长生天,就是天…”

他还趁机宣讲“黑风寨优待俘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政策,以及经过他润色拔高的“林好思想”。

效果嘛…有点一言难尽。

苍狼国牧民们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李墨涵一脸认真、唾沫横飞的样子,也不敢吭声,只是茫然地点头。

不过,至少让他们感觉黑风寨不只是会打仗抢东西,还愿意跟他们交流。

为了进一步收买人心,缓解因之前王大彪粗暴管理造成的矛盾,林好采纳了陈博文的建议,推出了“以工代赈”政策。

招募愿意干活的苍狼国牧民,参与修筑工事、开垦荒地、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干活就给报酬,不是钱,而是他们急需的盐、布匹、铁锅,或者首接给土豆、肉干。

一开始,牧民们还不太敢来。

但看到一些胆子大的邻居真的用劳动换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其他人也动心了。

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霍特山口的工地上,出现了汉人士兵和苍狼国牧民一起干活的景象。虽然语言还不通畅,但比划着也能交流。

气氛缓和了不少。

“大帅,您这招‘以工代赈’真是高啊!”王大彪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咧着大嘴说,“这些苍狼国人,给点吃的用的,干活还挺卖力气!”

李墨涵补充道:“彪哥此言差矣!这岂是‘给点吃的用的’那么简单?此乃大帅‘仁政爱民,以利导之’的王道之策!让牧民通过劳动获得尊严和实惠,自然心悦诚服!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林好没理会他俩的吹捧。

看到“以工代赈”确实有效,他也松了口气。

经过这一系列组合拳,霍特山口这个新占领区,总算是初步稳定了下来。

防御工事基本成型,后勤保障有所改善,粮食和草料开始自己生产,与苍狼国牧民的关系也从紧张对立转向了有限合作。

抢劫、冲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