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量子纠缠模型验证了'技术爆炸'的数学可能性。"她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十二位老教授,停在最末排白发苍苍的陈院士脸上——前世她在《科学通报》上读过陈老的讣告,他临终前还在说"人类需要更辽阔的宇宙观"。
"陈院士。"林雪梅向前半步,"您当年在戈壁滩研究卫星时,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的恐惧,可能正是明天的阶梯?"
陈老的手指在桌沿敲了敲,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林雪梅看见他眼底闪过光,和二十年后她在新闻里看见的,中国天眼落成时的光一模一样。
"小陆。"陈老转向记录员,"把小刘的报告收进本月重点讨论议题。"他又看向老周教授,"老周啊,我们当年在牛棚里偷偷算轨道的时候,不也被说成'异想天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会议室的挂钟指向八点十分。
林雪梅摸出手机,屏幕上是沈星河的消息:"图书馆行动完成,下载量三千。"她对着窗玻璃理了理白大褂的领口,袖扣在晨光里闪了闪——那是用《三体》手稿纸折的,边角还留着铅笔印。
海淀高校区的梧桐树下,赵敏的流动图书车"吱呀"停在北大东门。
她跳下车,拍了拍改装过的铁皮车厢,红色喷漆的"科幻科普读物"几个字还带着新漆的味道。
司机老陈从驾驶座探出头:"赵姐,前面有辆广电的车。"
"怕什么?"赵敏扯了扯牛仔外套的拉链,露出里面印着"科学不死"的黑t恤。
她弯腰从车厢里搬出一摞书,封面是《太空漫游指南》《银河帝国》,最底下压着的《三体》,书脊上贴着"内部资料"的标签。"我们卖的是科普,他们总不能连阿西莫夫都禁吧?"
有学生围过来了。
扎着高马尾的女生翻到《三体》的目录页,眼睛突然亮了:"阿姨,这本怎么卖?"
"送的。"赵敏眨眨眼,把书塞进她怀里,"但有个条件——看完传给下一个想知道'宇宙里有没有别的星星'的人。"
老陈的手机在这时响了。
他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变了:"赵姐,星河说广电开始清查校园网了,让咱们加快。"
赵敏的手指在裤袋里捏紧了。
她想起昨夜在仓库,沈星河给她看的前世新闻——2006年《三体》连载时,有编辑在读者来信上批"注意导向"。
此刻她望着围过来的学生,他们的眼睛里有光,和当年在盗版书摊翻《科幻世界》的自己一样的光。
"老陈,把后车厢的书全搬出来。"她扯着嗓子喊,"每人限领两本,先到先得!"
清华图书馆里,李约素突然从椅子上弹起来。
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绿色的数据流像活了般疯狂跳动:"下载量突破五千了!"他转头看向沈星河,眼镜片上蒙着层白雾,"而且......它们在自我复制!
学生a传给室友b,b传给社团群,群里又有人传到贴吧......"
沈星河的手机再次震动,是广电系统的线人发来的:"清查队十分钟后到图书馆。"他盯着窗外逐渐聚集的云层,想起前世看过的卫星云图——暴风雨来临前,积雨云也是这样翻滚着,要把所有光都吞进去。
"启动'摩斯密码计划'。"他对李约素说,声音冷静得像在谈一笔上亿的生意,"把《三体》的关键章节拆成摩斯密码,藏进校园广播的背景音乐里。"
李约素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需要多长的音乐?"
"课间操的《运动员进行曲》。"沈星河想起高二的课间,全校师生在操场做操,广播里的音乐震得教学楼玻璃嗡嗡响,"那是最安全的掩护——没人会注意背景音乐里多了几个音符。"
李约素突然笑了:"我懂了,就像三体人用智子锁死地球科技,我们用音乐锁死......不,是解锁。"
"叮铃铃——"
上课铃响了。
沈星河透过窗户往下看,操场上的学生正排着队集合,广播里传出《运动员进行曲》的前奏。
他摸出兜里的mp3,里面存着修改后的音乐文件,摩斯密码就藏在鼓点和号声之间。
"等等,清华那边的学生刚刚发来消息......"李约素突然喊道,他的声音里带着点破音,"有人已经在用《三体》里的'二向箔'概念写论文了!"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