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了姜家的方向,顺着路找过去。
快到姜家门口的时候,乔赋已经决定隐晦地提醒三弟最近注意安危,点破不说破,这样两个弟弟都不会得罪。
钱氏带着糖糖一块去村里转悠,顺便挨家挨户地通知腊月十五来家中帮忙准备喜事的事。
姜顺德去木匠和棉花匠人家中去看家具和棉被去了,只留姜娴在家中闲的没事干,将野味收拾好,打算送两张兔皮毛给里正家去,顺便喊他帮忙通知一下大家伙,家里即将要办三天流水席的事。
他们家得了这么多好处,回馈一些给村民们也是积德的好事。
乔赋不认识姜娴,但是姜娴认识他。
“咦,乔大哥你咋来了?”姜娴客气地问了一声。
乔赋一怔,看着姜娴不好意思笑笑:“姜姑娘,我来找三郎,他不是来你家了吗?”
“啊?乔荀早回家了啊,估摸着有一个时辰了吧?”姜娴满脸诧异地盯着乔赋,脑海中忽然浮现中午和那马车擦肩而过的画面,仿佛那马车里还绑着个麻袋。
不会是有人绑走乔荀了吧?
“三郎他一直没回家啊,我娘还说他打算下午亲自去淮阴湖抓大雁,明儿一早跟着队伍一块亲自下定送礼给你哩。”乔赋倒竖起眉头,心里有些担忧。
姜娴反应过来,一拍额头:“糟糕,乔荀应该是被人绑走了,你刚才说他要去哪里?”
“去淮阴湖啊,那边冬天的大雁特别多,三郎说要亲自抓一对儿大雁送给你作为下定的定情信物。”
姜娴知道这个,芦苇丛是大雁们凄息的好地方。
乔荀那个笨蛋自己抓什么大雁啊,托人在市集上买一对儿不就行了。
“那咱们先去淮阴湖找他吧,若是没有的话,八成是被人绑走了!”
乔赋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心想不会这么倒楣吧?
淮阴湖距离这儿十多里地,为了早点去淮阴湖姜娴亲自跑了一趟陈大牛家借用一下驴车,这几日托姜娴的福,陈大牛多了一百二十文钱的收入,他十分爽快地借了驴车。
姜娴亲自赶着驴车载着乔赋火急火燎地赶往淮阴湖。
均溪县城外的十里亭。
一处矮山上的亭子里,乔荀和郭平安一块跪送走燕王殿下。
等马车顺着黄土官道一路走远,郭平安才面色凝重地感慨一句:“看样子新皇是真的想要挽救这岌岌可危的大夏朝堂!”
而传闻中不沾政事,成天游手好闲的闲散王爷没想到是个人中龙凤,若是他们所行之事成了,恐怕都能延续大夏一二百年的辉煌。
但若是输了,那从此世家大族便能凌驾皇权之上,而他们这帮人都会成为弃子,任人揉搓。
乔荀目光凝重的望向远走的马车:“或许,这也是大夏的转机。”
否则上上下下这一套官员体系全被几个手握大权的重臣把握,寒门士子哪里还有出头之日?只怕越往后朝堂越是腐败不堪。
“乔童生,倒是没想到你一介童生竟然心存大义,在这本官跟你赔个不是,之前由着俞满兴的授意,让李志远去跟踪刺杀你,没有阻拦他们这个行径,好在你没事,否则本官万死难辞!”
郭平安是真心觉得错了,自从妻子难产顺利转危为安,他已经决心做一个对江山社稷,对黎民百姓有益的好官,好臣子,绝对不会同俞氏父子那样的人成为一丘之貉。
是以,燕王找上门来让他当细作,假意投诚俞庚城和俞满兴他们,但实际上是打入内部,掌握他们犯罪的铁证,那样也好让俞氏的罪证公布于众,将整个俞氏一族连根拔起,郭平安毫不尤豫地就点头答应了。
乔荀本以为郭平安是俞满兴的人,就算不是俞满兴的人,那也是俞庚城的人,否则他不会被安排来均溪县。
青州可是俞庚城的大本营,均溪县隶属青州城,俞庚城又岂会安排外人来呢?
所以乔荀看见郭平安在这里十分诧异,甚至不敢相信。
“无碍,李志远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在下也无其他的事,再说俞满兴父子既想对付我,大人想拦也拦不住,又何必徒增烦恼?只是郭大人能够投入燕王殿下麾下,是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