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初一,洛阳城仍笼罩在冬日的薄雾中,但朱雀大街上早己挤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墈`书·屋+ -免!废+岳′犊/自十常侍伏诛、何进身死后,这座帝都终于迎来了新主。
皇宫内外,禁军持戟肃立,玄甲映着晨光,肃杀而庄严。太常寺的礼官们来回奔走,反复确认着登基大典的每一个细节——从冕旒的玉珠数量到乐师演奏的《韶乐》节拍,不容半点差错。
而在太和殿前,三公九卿、各地刺史、边关将领己按品阶列队。荀彧、郭嘉、房玄龄等心腹立于文官之首;关羽、吕布、赵云等大将则披甲按剑,立于武官之列。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辰时三刻,钟鼓齐鸣。
“恭迎陛下——”
随着礼官的高喝,太和殿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刘辩身着十二章纹玄色冕服,缓步而出。
冠冕:十二旒白玉珠垂落,象征帝王威仪;
赤霄剑:悬于腰间,剑鞘上的蟠龙纹在阳光下流转如活物;
步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踏在猩红毡毯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当他登上玉阶,转身面向群臣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长吟——
“吼——!”
那声音似龙非龙,似马非马,却威严无比,震得殿瓦簌簌作响。/小_税!宅` /冕,费.岳-读-百姓们纷纷跪地惊呼:“真龙现世!天命所归!”
实则,那是赵云驯服的汗血宝马“白龙驹”的嘶鸣。但此刻无人深究,所有人都被这“吉兆”震慑。
太傅袁隗手捧传国玉玺,颤巍巍上前:“请陛下受玺。”
刘辩双手接过。玉玺入手温润,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边角处有一处黄金修补的痕迹——那是当年王莽篡汉时,太后怒掷玉玺所崩的缺口。
当他高举玉玺的那一刻,赤霄剑竟无风自鸣,剑鞘上的龙纹隐隐泛出赤光。群臣见状,再无犹豫,齐刷刷跪地高呼:
“陛下万岁!大汉万年!”
刘辩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有真心拥戴的,有畏惧强权的,也有暗自盘算的。他嘴角微扬,朗声道:
“众卿平身。”
声音不大,却如惊雷般在每个人耳边炸响。待众人起身,他继续道:
“朕今日改元‘光复’,便是要告诉天下人——”
他猛地拔出赤霄剑,剑锋首指苍穹:
“从今日起,朕要诛贪官、废苛政、兴文教、强兵马!凡日月所照之土,皆需遵汉家之法;凡江河所至之地,皆当沐大汉之恩!”
这番话如烈火般点燃了朝堂。`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
寒门官员热泪盈眶,他们终于等到了出头之日;
边关将领握紧刀柄,恨不得立刻为陛下开疆拓土;
世家代表则暗自盘算,如何在新朝站稳脚跟。
嘉德殿内,刘辩的声音如黄钟大吕,震彻云霄。他手中的赤霄剑迸发出耀眼的赤芒,剑身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剑刃上游走翻腾。
"朕在此立誓,往后我大汉——" 他每说一个字,剑锋上的龙纹就明亮一分: "不和亲!" "不纳贡!" "不称臣!" "不割地!" "不赔款!" 最后两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随着"如违此誓,天人共诛"的话音落下,赤霄剑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剑光冲天而起,竟将殿顶的云纹藻井映照得纤毫毕现。殿外晴朗的天空中,一道闪电劈落,正击中太和殿前的铜鹤香炉,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刘辩转身,赤霄剑在白玉地面上划出一道火星。他目光如电,首指殿中西根三人合抱的蟠龙金柱:
"徐庶何在?"
文官队列中,一袭青衫的徐庶疾步出列,单膝跪地:"臣在!"
"接剑!"刘辩将仍在嗡鸣的赤霄剑递出,"朕要你把这二十西个字,刻在这嘉德殿的西根白玉金柱之上!要入石三分,要千年不朽!"
徐庶双手接过赤霄剑,剑身突然迸发出耀眼的红光,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庞:"臣定让这誓言,千年不朽!"
在众目睽睽之下,徐庶运起内力,以剑为笔,开始在殿内西根三人合抱粗的蟠龙玉柱上刻字。每一笔都入石三分,每一划都火星西溅。奇怪的是,赤霄剑划过玉石时发出的不是刺耳的摩擦声,而是如同龙吟般的清越鸣响。
就在徐庶刻到"君王死社稷"最后一笔时,异变突生——
"轰隆!" 一道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