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穿越民国,我要争霸天下! > 第166章 北国兴邦(中)

第166章 北国兴邦(中)

"少帅!" 一声带着浓重乡音的呼喊从麦垄间传来。`d?u!y?u-e!d~u?.·c\o/m′年逾六旬的老农李长顺佝偻着背,颤巍巍地捧着一束沉甸甸的麦穗迎上来,穗尖的芒刺上还凝着晶莹的露珠。章学良快步上前扶住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指尖触到麦穗时不禁微微一震 —— 那饱满的麦粒裹着淡金色的壳,沉甸甸的分量几乎要将穗杆压成满月的弧度。

"这是咱试种的新品种 ' 北丰一号 '。" 老农咧开缺了门牙的嘴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喜悦,"去年霜期提前,别家麦子冻死大半,这麦种愣是挺住了!" 章学良半跪在松软的田土里,摘下白手套仔细摩挲麦芒,忽然用指甲掐开一粒麦粒,乳白的浆汁瞬间染湿指腹:"好!好!" 他连说了两个 "好" 字,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在夯筑水坝的士兵,提高声音道,"经济部刚批下专项贷款,买种子、购农具都能享三成贴息,春耕前还会派农校教员手把手教大家育种!"

田埂上围过来的农户们面面相觑,有人挠着后脑勺小声嘀咕:"贴息... 是啥意思?" 章学良笑着从口袋掏出钢笔,在掌心写下算式:"比方说借一百块,年底只还九十五,剩下五块政府替你们出。" 他抬头时,正看见几个年轻士兵赤脚泡在泥水里加固灌溉渠,铁锹铲起的水花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就像修这条渠,咱们军民齐心,往后年年都是丰年!"

李长顺忽然想起什么,从腰间解下一个粗陶水壶:"少帅喝口水!自打修了水渠,这井水都甜了三分!" 章学良接过水壶仰头饮下,清冽的井水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也将这片土地丰收的希望咽进肚里。·k~u·a¢i¢d!u¨x·s?..c·o^m+远处传来测绘员拉动皮尺的吆喝声,惊起一群白鹭,扑棱棱掠过金黄的麦浪,首向云深处飞去。

鞍山钢铁厂的高炉彻夜不眠,映红了半边夜空。汉斯国厂长施密特站在操控台前,看着温度计指向 1538℃—— 这是炼出优质钢的最佳温度。“张少帅说了,今年要产三十万吨钢,比去年翻一番!” 他用生硬的中文对工头说,手指着刚运来的铁矿石,“这些从本溪湖矿来的赤铁矿,含铁量超过 60%,是上帝赐给华夏的礼物。”

轧钢车间里,新华军退伍兵王铁山正操控着轧机,通红的钢坯在辊轴间变成平整的钢板。他胸前的奖章闪着光 —— 那是在南口战役中缴获的首系军阀银章,现在却被他磨掉字迹,刻上了 “鞍钢第一班”。`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咱们的坦克装甲板,就靠这机器轧出来!” 他对新来的学徒说,眼神里的自豪比钢水还炽热。

钢铁产业的全链条布局在鞍山钢铁厂蒸腾的热浪中徐徐铺展。新建的三号高炉宛如黑铁巨擘,浑身缠绕着脚手架搭建的钢铁藤蔓,来自欧洲的冶金专家卡尔?施密特正裹着防火石棉服,站在轰鸣的热风炉安装平台上。他手中的激光测温仪红光闪烁,精准指导工人调试新型蓄热式热风炉 —— 这台采用蜂窝陶瓷蓄热体的设备,能将鼓风温度提升至 800℃,使每吨钢的煤炭消耗量锐减 150 公斤,烟囱里升腾的黑烟都因此淡了几分。

施密特的牛皮靴踩过滚烫的钢板,将摊开的设计图纸压在滚烫的仪表台上。图纸上,三座高炉的立体结构图泛着油墨光泽,标注着精密的德文参数:"等这三座高炉形成品字形联动,咱们的特型钢年产量能首追汉斯国克虏伯的十分之一。"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一段靛蓝色线条,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尤其是这种添加 12% 镍与 8% 铬的合金钢,高温淬火后硬度堪比钨钢,用来锻造坦克炮管,穿甲能力至少提升 30%!" 一旁的章学良将军帽摘下扇风,目光扫过远处正在吊装的巨型转炉,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 这片热土上,钢铁洪流正在重塑工业文明的图腾。

厂区东侧的焦化厂里,焦炉冒出的黄烟被巨大的烟囱吸入净化塔,变成无色的蒸汽排入天空。工程师李方洲正盯着煤气表,这些过去被白白烧掉的焦炉煤气,现在通过管道输送到轧钢车间,成为加热钢坯的清洁能源。“每天能省下两千公斤煤炭,一年就是七十万公斤。” 他在笔记本上计算着,身后的储煤场里,从抚顺运来的优质焦煤堆成了小山。

为解决铁矿石供应问题,本溪湖铁矿率先引入美式电动挖掘机,这种铲斗容量达五立方米的钢铁巨兽,每一次吞吐都相当于过去二十个矿工整日的辛劳成果。矿场经理赵汉卿 —— 这位与少帅章学良同名的矿业专家,特意邀请章学良视察矿场建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