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39章 月考争锋

第39章 月考争锋

明天,就会迎来入学四个月来第一次月考,整个班级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优?=?品÷-小/£说`]网,£ ?Dμ更;?±新,?最e快<

早晨母亲就说道:

"齐哥儿,喝碗热粥再走。

"

刘氏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黍米粥,里面还卧着一个荷包蛋。秦思齐知道这是母亲特意为他准备的,平日里家里连鸡蛋都舍不得吃。他刚要推辞,就看见刘氏转身给他准备午饭去了。

"娘,您也吃些。

"秦思齐将荷包蛋分成两半。

刘氏连连摆手:

"娘不饿,你快吃,今日考试要紧。

"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这是前日你茂才叔送来的松烟墨,娘给你收着呢。

"

晨光微熹时,秦思齐已经站在书院门口。初夏的风带着荷花的清香,吹动他额前的碎发。往日喧闹的书院今日格外安静,连一向聒噪的赵明远都板着脸,手里攥着本《四书章句集注》念念有词。

"思齐!

"李文焕和林静之匆匆赶来,两人眼下都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也是熬夜苦读。李文焕手里还捧着个食盒:

"我娘让带的参片,含在舌下能提神。

"

秦思齐道了谢,三人并肩走向考场。路上不时有学子加入,很快形成了一支沉默的队伍。就连一向独来独往的张成,今日也默默跟在秦思齐身后不远处,手里紧攥着笔记。

考场设在书院的明伦堂。二十四张案几整齐排列,每张案几上都备好了统一的试卷纸和草稿纸。郑夫子手持戒尺站在门口,挨个检查学子们携带的笔墨。

"记住,辰时入场,午时交卷。

"夫子的声音在肃静的大堂内回荡,

"《四书》义一篇,题目当场公布。要求破题精准,承转得当,不得标新立异,不得妄议朝政。

"

秦思齐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下,将笔墨纸砚一一摆好。案几右上角贴着他的名帖——

"蒙学堂乙班秦思齐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微微加速的心跳。四个月的苦读,就为今日一搏。若能连续三月得甲,便可升入甲班,距离科举之路又近一步。

"铛—

"钟声响起,郑夫子当众拆开题卷,朗声宣读:

"今日考题:《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据此阐释义理,作文一篇。

"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轻微的骚动。??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这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既要准确理解孟子原意,又要结合朱子集注,还不能脱离科举八股的规范。秦思齐瞥见赵明远已经开始冒汗,手中的笔抖得厉害;张成则眉头紧锁,在草稿纸上急速写着什么。

秦思齐闭目凝神,在心中梳理思路。这四个月来,他白天听夫子讲解,晚上研读朱子集注,对《四书》的理解已非昔日可比。更重要的是,他刻意训练自已按照科举要求写作,摒弃了那些在现代教育中养成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先立骨架,再填血肉。

"秦思齐默念着夫子的教导,提笔在草稿上写下

"破题

"二字。

笔尖在宣纸上流畅地滑动:

【圣贤立教,莫先于伦理。仁主于爱,而爱莫大于事亲;义主于敬,而敬莫先于从兄。此天理之自然,人道之大端也...】

破题之后是承题、起讲、入题...秦思齐严格按照八股格式,层层推进。他刻意模仿着朱子的语气,引经据典却不炫才,中规中矩却不呆板。每一个

"夫

"字、

"盖

"字都恰到好处,每一处对仗都工整严谨。

写到

"起股

"时,秦思齐的手腕已经有些发酸。他停下来活动了一下手指,余光瞥见李文焕正抓耳挠腮,林静之则一脸凝重。对面的张成倒是写得飞快,只是时不时停下来涂改,显然不太满意。

"铛—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郑夫子敲响铜钟:

"停笔!依次交卷!

"

学子们陆续起身,将试卷呈到讲台上。秦思齐注意到赵明远的卷子上有几处明显的墨渍,想必是紧张所致;而张成的答卷虽然字迹潦草,却写得密密麻麻,显然下了苦功。

交完卷,学子们三三两两走出明伦堂。初夏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头顶,不少人已经汗湿衣背。

"思齐,你写得如何?

"李文焕迫不及待地问,

"我破题用了'性理'之说,不知是否妥当...

"

林静之也凑过来:

"我从'五伦'切入,但起讲部分总觉得不够圆融...

"

秦思齐正要回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