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卯时初刻,晨曦中秦思齐眼眶带着青黑。^x-i,n?d\x~s+.¨c_o\m′昨夜为构思白湖村古茶林的合作细则,他直到三更才合眼,仍强撑着精神起来,用井水擦了把脸,让冰凉的触感驱散倦意。
洗漱口脸,漫步向学院走去。秦思齐坐在课桌前,案头摆着摊开的《礼记》中的《乐记》,而后读起:"礼者,天地之序也"。赵明远踩着晨露跑来时,喘着气,看了看周围低声说着:”我父亲,昨天跟几个大人吃饭了,里面就有李通判和林佥事,说是先把原有的县令弄掉,而后换上自已人,让人服徭役,开辟茶园...不过要先派人,去看看茶树品质,值不值的这样干,你说咋俩的利益咋办?”秦思齐此刻知道,很多事情,都不会按照他的预想来,但危险与机遇永远并存,只是利润少了,只要他不放弃,一步步往上爬,哪些利益就会重新汇集到他们村上,现在是要安插村里人进到吏,他要先考到秀才,九岁的秀才,值得李通判和林佥事投资。先把茂才族叔和赵伯父对接起来,建立初步利益。想了想后,把心思发到心底。秦思齐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吗?决策权,在你父亲手上,茶园的利益太大了,不是你我能干的,真正能推动这件事的是你父亲,能让你听,就代表着,他想让你看,让你学其中的门道。?齐[&盛>小<说2,网{·+ o追?÷最·[}新μ章?¤?节?£[这里面动用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还有运输销路的打点等等,这些是一个巨大的利益网。”赵明远其实对数字非常敏感,说道:“我们两之前算过价格,百亩茶园如果正常开垦大概投入在1000两,前期生长期需要1500天左右,请10人左右打理。按日薪0.03两计算,约450两;但我们种植的茶,亩产按100斤、售价0.2两斤计算,总利润可达:100亩x100斤x0.2两-成本-税收(约550两)=1300两白银左右,这还只是卖给普通茶商的价额,一年就差不多回本。按照我爹的路子,稳定贩卖海外,那可是10倍利,最少也是一万两啊!我们还是往低了算。赵明远继续激动的道:“这还是普通茶,我们的茶,可是准备用盛唐工艺,蒸青法,那稳定售价更高,如果是清明前后的茶,还有那百年茶树的叶,我的个乖乖啊,这最少又有3000两。我们提的茶叶规划,凭什么我们不能参与进去。而且后面稳定还会扩大茶园啊!思齐,你知道是多少钱吗?而且是源源不断”秦思齐道:“我们两,现在入不了局,放学后,让我族叔去对接你父亲,让他们谈村里合作。.m!y.j\s,c¢h`i\n¢a^.′c`o¨m!估计白湖村分成不会很高。”赵明远在那里嘀咕着,如何向父亲多要他们两的分成。秦思齐平静了一下心情,看了他一眼,而后头也未抬,让他重新读《中庸》。用笔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旁画了个圈:"不过理了理头绪。明远,你且坐,”随后把《礼记》中的《乐记》放到一边。说道:“今日我们先温《中庸》。"赵明远道:"我倒背如流,还需要温它?"秦思齐放下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明远,你且说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作何解?"赵明远正说得兴起,冷不防被问住,顿时噎了一下:"啊?这不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吗?老百姓很少能做到?"秦思齐抬眼,目光沉静如水:"只是如此?你且细想,为何民鲜能久?是不能,还是不愿? "赵明远挠了挠头,脸上露出茫然:"思齐,你问这做什么?"秦思齐打断他,"我问你话呢。中庸之道,在于执两用中,不偏不倚。可这中并非死守两端之间,而是因时制宜,知权达变。"他看着赵明远微微泛红的耳根,放缓了语气:"明远,不是不让你想生意,只是你我还未中秀才,他日还要考举人、进士,其实这事情,我们两没有插手余地,我们只是学习,观摩。别真想着参与其中,我只是想把白湖村带入其中。获一份利益,正在的操盘手还是你父亲。"赵明远瞬间哑口无言,想起父亲每次看规划书时那深邃的目光,忽然觉得脸上发烫。他一直以为秦思齐拉着他写规划是为了赚钱,却没想过这背后还有更深的用意,是秦思齐给他父亲投名状,更是两人在商海与儒业间寻找平衡的试炼。他悻悻地翻开《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