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红谍传奇 > 第五卷·第4章:血染关山通衢路

第五卷·第4章:血染关山通衢路

上海滩的暗流汹涌,波谲云诡,李岸坐镇青浦水乡的临时指挥点,眉头却锁得更紧。~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电台“启明一号”初啼告捷,固然是打通了一条无形的生命线,然那千里之外的苏区,反“围剿”的烽火正炽,缺的不仅是情报,更是救命的粮、救命的药!那一条条被叛徒鲜血浸透、被敌人铁蹄踏碎的陆路交通线,必须有人去趟,去闯,去用血肉之躯,重新铺就!

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条代号“西山道”的秘密通道上。此道蜿蜒于浙西莽莽群山之间,地势险峻,人烟稀少,曾是连接沪上与闽浙赣苏区的一条隐秘血脉。数月前,因叛徒出卖,此线暴露,负责此线的老交通“山鹰”连同三位助手,在衢州地界遭遇伏击,血染山岗,仅一人重伤逃回,带回的除了噩耗,便是敌人己在此道布下重兵、严密封锁的消息。这条线,沉寂了太久,也浸透了太多同志的鲜血。

“西山道……不能再等了!” 李岸的手指重重敲在摊开的地图上,指尖落点正是浙西那片被红蓝铅笔反复圈画的区域,声音斩钉截铁,“苏区的同志在流血,等不起!再险,也得闯!再难,也得通!”

人选,几乎无需多议。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角落里那个沉默的身影——**阿炳**。

阿炳,西十出头年纪,面皮黝黑粗糙,如同被浙西山地的风雨反复捶打过。他个子不高,筋骨却异常结实,像一截盘根错节的老树根。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粗布褂子,蹲在那里抽着旱烟袋,烟雾缭绕中,一双眼睛半眯着,浑浊,却透着一种山野猎户般的机警和磐石般的沉稳。他是“西山道”的老交通,熟悉那里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溪涧、甚至哪块石头下能藏身。当年“山鹰”小组遇伏,他正巧因临时任务未随队,侥幸躲过一劫,却也成了这条线上仅存的“活地图”。这趟九死一生的差事,非他莫属。

“炳哥,” 李岸走到阿炳面前,声音低沉而凝重,“这担子……千斤重。第一批,是盘尼西林和奎宁,还有一份最新的城防图(密写),苏区急需!路……你熟。怎么走,何时走,全凭你定夺。只一条,东西和人,务必要送过去!”

阿炳没说话,只是用力嘬了几口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他抬起眼皮,那双浑浊的眼睛看向李岸,又扫过周围几张年轻却写满紧张和期盼的脸,最后落在地图那蜿蜒曲折的“西山道”标识上。半晌,他磕了磕烟锅里的灰烬,发出“梆梆”两声轻响,站起身,只说了三个字,却字字千钧:

“我去。带个人。”

他带的人,是新发展的交通员,**小栓**。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后生仔,老家就在浙西山区,对地形也熟悉,手脚麻利,眼神清亮,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阿炳选他,看中的是那份熟悉和灵性,也是存了带带新人、为这条血线留种的心思。

出发前夜,青浦水乡一间低矮的农舍里,油灯如豆。

桌上摊开的,不是地图,而是行装。两副特制的双层竹背篓,外层塞满晒干的笋干、香菇、草药、还有几张硝制好的兽皮,散发着浓烈的山野气息。内层,则是用油纸、蜡纸层层包裹,小心分隔开的救命药品:一小盒一小盒珍贵的盘尼西林针剂、一包包淡黄色的奎宁药片。那份密写了敌军最新部署图的薄绢,则被阿炳亲手缝进了小栓那件厚实棉袄的内衬夹层里。

“记牢了,” 阿炳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浓重的浙西口音,每一个字都像钉子凿进木头里,“咱们是跑山收山货的,徽州老客。这笋干是开化货,香菇是遂昌菇,草药是江山采的。路上盘查,问啥答啥,不多说一个字,眼神莫乱瞟。记住自己的‘根脚’,我是你表舅,带你出来跑山学本事。”

他拿起一块黑乎乎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膏状物,“桐油膏,抹在背篓外头,盖住药味。关卡上的狗鼻子灵得很。”

小栓用力点头,年轻的脸绷得紧紧的,眼睛里既有兴奋,也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紧张:“表舅,我记住了!根脚是徽州休宁溪口镇陈家坳,我叫陈水生。”

阿炳没再说话,只是拿起一根坚韧的葛藤,用力将背篓的肩带勒紧,试了试分量,又仔细检查了小栓的背篓和行头。油灯下,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粗糙的大手,在检查药品包裹时,动作轻柔得像抚摸婴儿。

天未亮,浓雾锁江。

两条身影,如同融入水汽的山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青浦水网,一头扎进西行之路。没有告别,没有壮语,只有沉甸甸的背篓和更沉甸甸的使命。

初时还算顺利。火车、内河小火轮,混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