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边村庄被潮声唤醒。′E~Z+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苏璃推开贝壳屋的门时,正撞见巡海龟趴在沙滩上,背甲上的藻类沾着露水,几只小海鸥站在它背上梳理羽毛。见她出来,海龟突然抖了抖背甲,藻类上的露水“哗啦啦”落在沙地上,打湿的地方立刻冒出翠绿的芽尖——是珊瑚麦的幼苗,在海水与露水的滋养下,竟一夜之间破土了。
“它在帮我们浇地呢。”苏璃蹲下身,指尖刚碰到芽尖,幼苗就“噌”地长高半寸,叶片上的纹路突然亮起,像在回应她的触碰。她抬头时,发现沙滩上布满了海龟爬过的痕迹,痕迹里都藏着细小的种子,种子外壳沾着珊瑚沙,正是阿米尔说的珊瑚麦。
伊洛跟着银翅飞鸟往海岸深处走时,脚边的沙粒突然滚动起来。沙粒聚成的图案里,浮出片半透明的海藻,海藻上的水珠落地时,化作条银色的光带——光带沿着海岸线延伸,尽头是片被礁石环绕的海湾,海湾里的海水泛着蓝绿色的光,像被装在碗里的融雪泉。
“是‘镜湾’。”他看着海湾中央的礁石,礁石上站着只白鹭,白鹭的喙正往礁石缝隙里啄——缝隙里卡着块塑料碎片,是人类留下的垃圾。白鹭啄了半天没成功,巡海龟突然游过来,用背甲轻轻撞向礁石,碎片“啪”地掉进海里,被鱼群衔着拖向深海——是海洋生命在清理家园。00晓税网 追醉芯章踕
林深调试“启明号”的探测仪时,屏幕上突然跳出异常数据:镜湾的能量波动正在减弱,减弱的源头是片漂浮的塑料筏,筏子上缠着枯萎的海草,像块堵在血管里的异物。“这些垃圾会吸收海心泉的能量。”他操控飞船靠近塑料筏,舱门刚打开,就有群鱼游过来,用嘴衔住筏子边缘,试图把它拖向远处,“海洋的共生网被卡住了。”
他们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清理垃圾。伊洛用共生之树的叶片包裹塑料,叶片立刻分泌出溶解液,把塑料化成无害的粉末;苏璃指挥海草缠住漂浮的碎片,让鱼群能轻松拖走;林深则驾驶飞船,把大块垃圾运到远离海岸的废弃礁石区——那里的海沙能分解污染物。当最后一块碎片被清理干净时,镜湾的海水突然泛起光纹,光纹里,海心泉的水流重新变得通畅,像被疏通的血管。
“你看!”苏璃指着礁石,原本枯萎的海草正在返青,叶片上的光纹和珊瑚礁的光点连成一片,“共生网重新连上了。”
中午在镜湾休息时,阿米尔带着几个村民赶来了。村民们皮肤黝黑,手里的渔网缠着发光的海草——是用海心泉的植物纤维编的,既结实又能吸引鱼群。?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这些垃圾是去年台风刮来的,我们清理了好几次都没弄干净。”领头的老渔民握着伊洛的手,手里的老茧蹭得人发痒,“你们带来的共生能量,连海水都变活了。”
他给大家看村里的“共生池”:池子一半装海水,一半接海心泉的淡水,中间用石墙隔开,石墙上的缝隙里,珊瑚麦的根须正穿过海水,往淡水区延伸。“根须能过滤盐分,海水流到淡水区时,就变成能浇地的活水。”老渔民舀起一瓢水,水里映出的,是根须和水流缠绕的画面——像陆地上冻土与融雪泉的共生,只是换了种模样。
苏璃在共生池边撒下潮生种,种子刚发芽就分出两种藤蔓:一种往海水里长,叶片带着咸味;一种往淡水区爬,叶片带着清甜味。“它们在适应两种环境。”她笑着说,突然明白生命的“适应”从来不是妥协,是在不同土壤里都能开出花的勇气。
伊洛帮村民修补渔网时,发现网眼里的海草正在发光。发光的网在海里展开时,鱼群不会惊慌逃窜,反而会顺着光网游动——是海草在告诉鱼群“这里没有危险”。村民说,自从用了这种网,捕鱼时再也不会误捕小鱼,鱼群数量反而越来越多,“就像阿米尔说的,你对生命好,生命也会对你好。”
傍晚的镜湾成了欢乐的海洋。村民们在沙滩上烤着刚捕的鱼,鱼肚子里塞着珊瑚麦的麦粒,烤出的香味混着海风,让银翅飞鸟都落了下来;苏璃教孩子们用海沙和贝壳堆城堡,城堡的窗户里,她悄悄埋下珊瑚麦种子,种子在沙里发出微光,像藏了颗星星;伊洛和林深帮老渔民检修渔船,船板的缝隙里,海心泉的根须正悄悄钻进木头,把松动的地方粘得结实——是海洋生命在帮忙。
夜里躺在贝壳屋时,苏璃被窗外的歌声吵醒。那是村民们在唱歌,歌词里唱着“海像母亲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