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潭潜影

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潭潜影

熏房里青烟袅袅,松柏的香气混着油脂的焦香,丝丝缕缕钻进院子的每个角落。·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秦老汉蹲在熏房旁的小土灶前,小心翼翼地用火钳拨弄着里面半燃的松枝和柏叶,控制着那缕青烟的浓淡。周晓兰掀开熏房顶的草帘一角,眯着眼往里瞧,金红色的肉条在氤氲的热气里微微颤动,表皮己泛起诱人的油亮光泽。

“爹,火候正好,再熏小半天就成。”她脸上带着笑,鼻尖沾了点烟灰。

秦铁柱没在院里。他正弓着腰,在仓房靠墙根的位置,用开山刀和短柄手斧,对付着一块厚重的榆木板。木板是前些日子从山里拖回来的老料,木质坚硬沉重。刀刃沉稳地划过木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均匀的木屑打着卷儿落下。他在打一张结实的饭桌。新屋有了,三口腌肉缸有了,小熏房也有了,该添置点像样的家什了。

“柱子哥!”院门口传来清脆的喊声,带着点雀跃。是隔壁二婶家的小闺女春妮,挎着个盖着蓝布的小篮子,脸蛋红扑扑的,“我娘让我送点新晒的萝卜干来!说谢谢你家前儿给的熏肉条子,可香啦!我娘尝了一小口,说比镇上卖的还好!”

周晓兰赶紧擦擦手迎上去,接过篮子:“二婶太客气了!快进来坐会儿。”

“不了嫂子,”春妮摆摆手,眼睛却好奇地瞟向秦铁柱手下渐渐成型的厚实桌面,还有墙角那堆刨花里露出的几条刚削好的凳子腿,满是羡慕,“柱子哥手真巧!我爹说,柱子哥是咱村里头一份的能耐人!”说完,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跑了。

秦铁柱首起腰,抹了把额头的汗,没说话,嘴角却微微牵动了一下。这“能耐人”的名声,是护林员的身份、手里的枪、打到的猎物、还有这渐渐殷实的家底堆起来的。他看着周晓兰把萝卜干倒进簸箕晾晒,心里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些。名声越大,暗处盯着的人未必没有,深山的秘密,更要捂得严严实实。

午后,秦铁柱背上53式,推起“飞鸽”。车后座除了背篓绳索,这次还多了个用细密竹篾编成的长形篓子,口子收束,像倒扣的鱼篓,这是秦老汉的旧物。

“爹,我去西边石潭看看。”他对正在给新削好的凳子腿打磨毛刺的秦老汉说,“听老栓说,那边水深鱼厚,入秋鱼贴膘,看能不能弄点回来,给晓柱熬汤。”理由光明正大,改善伙食。

车轮碾过村路,轻快平稳。村口老槐树下,几个纳鞋底的婆娘瞧见他,笑着招呼:

“柱子,又进山啊?当心水里凉!”

“柱子哥,给捎两条鱼回来呗,家里娃馋鱼汤了!”

秦铁柱点头应着,脚下不停。护林员巡山护林,顺带弄点山货河鲜贴补家用,天经地义。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自行车驮着他,轻捷地滑向村西的山坳。

西石潭藏在两山夹峙的深谷里,一条湍急的山溪流到此处,被几块巨大的卧牛石拦住去路,硬生生冲积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墨绿色水潭。潭水幽深冰冷,即使在盛夏也泛着寒气,是冷水鱼类的天堂。

秦铁柱将“飞鸽”藏在一丛茂密的野蔷薇后面,锁好。背上枪和竹篓,腰间别着开山刀,手里提着那细长的竹篓子,踩着湿滑的溪石,悄无声息地向潭边摸去。

特种兵对环境的感知如同本能。他先在高处观察:潭面平静,只有微风掠过时泛起细碎的涟漪。几处水流相对平缓的洄湾处,水草丰茂。岸边石缝里,能看到手指长的小鱼苗快速游弋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腥气和苔藓的湿冷味道。

他的目标不是小鱼,是潭底那些贴着秋膘、膘肥体壮的冷水大鲶鱼和青鱼。首接下水叉鱼动静太大,且冷水刺骨。他选择更隐蔽高效的法子——下“倒须笼”。

这竹篓子就是倒须笼。篓口大,内部编有数道倒插的细密竹篾,形成只能进不能出的“倒须”。篓尾细长,用塞子封住。诱饵是关键。

秦铁柱抽出开山刀,在潭边潮湿的腐殖土里飞快地刨了几下,翻出几条粗壮的蚯蚓。又走到溪流上游浅水处,翻开几块石头,抓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米。他把蚯蚓掐断,混合着小虾米,塞进倒须笼底部,再用一块带腥味的野猪内脏碎块(随身携带用于掩盖人味和做诱饵)压在上面。浓烈的腥气在水中扩散极快。

他选了一处靠近深潭边缘、水流相对平缓且有水草遮掩的石缝。将倒须笼的口子正对着水流方向,小心翼翼地沉入水中,用几块石头压住笼底固定,确保不会被急流冲走。笼口那圈倒须,在水流的冲刷下微微颤动,如同张开的陷阱之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