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扫过灰烬堆,几片银灰色碎片在泥水中反光——那是防水尼龙材质,边缘还残留着烧灼的蜷曲状。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每一个发现都可能是揭开真相的关键。
“像是帐篷的布料。”赵勇掀开碎石,一截焦黑的竹条露出来,断面还带着新鲜的劈裂痕迹,“这竹条是临时砍的,切口处没淋雨,凶手应该在这里停留过一段时间。”他用物证袋套住竹条,发现底部沾着暗红色的泥土,与河滩表层的黄土截然不同。赵勇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试图拼凑出凶手的行动轨迹,他深知,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可能改变案件的走向。
“原煤......”赵勇的声音发颤,盯着灰烬中央半块棱角分明的防爆煤块,“这不是普通燃料。凶手用汽油加速燃烧,又用原煤维持高温,故意选在暴雨天作案,就是想让河水冲走证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对凶手的狡猾感到痛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将凶手绳之以法的决心。
“取证!所有痕迹都要取!"肖平南的命令裹着怒意,"汽油残留、布料碎片、竹条、煤块,还有这些混合灰烬,全部封装好带回去化验!"他踢开一块滚烫的炭块,溅起的火星映亮他紧绷的下颌,"这次,你留下的每样东西,都会成为送你下地狱的铁证。"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凶手的嚣张气焰彻底扑灭。
肖平南蹲下身,指尖捻起一块黑色油迹:“省厅物证专家初步检测,这油迹里混合了柴油成分。”他抬头扫视众人,警用手电的光束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分界,“这种工业燃料在本地砖窑厂常见,但普通农户根本接触不到——把排查重点锁定砖窑相关工人!”他的分析冷静而专业,为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排查工作将是一场硬仗。+w`d?s,c¢w¨.·n¢e_t^
雨不知何时停了,朝霞将云层染成血色。二十余名刑警迅速散开,潮湿的泥土在脚下发出咯吱声响。赵勇在分组时突然拉住林楠组的队员,低声几句交谈后,将自己的名字划到林楠旁边。张健与张虹则领着年轻警员宋岳平,朝着西北方向的灌木丛进发。宋岳平紧攥着记录本,目光在挂满露水的草木间来回扫视:“张队,这雨把地面泡得松软,说不定真能找到脚印......”赵勇的这个举动,饱含着他内心深处对林楠的牵挂与担忧;而张健和张虹则默契十足,带着坚定的信念朝着未知的方向前进。
两个小时后,对讲机突然炸响电流声。“东北组发现可疑痕迹!重复,发现可疑痕迹!”林楠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急促。众人循声聚拢时,她正半跪在泥泞中,晨光斜斜照在一处凹陷的泥土上——那是半枚前脚掌印,边缘被雨水冲刷得模糊,却仍清晰可见三道平行的防滑纹路,像是某种户外靴底的特征。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或许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关键线索。林楠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而赵勇则在一旁默默守护,眼神中充满了对她的支持与鼓励。
“快!取石膏!”赵勇蹲下身时,警服袖口扫过林楠手背。两人对视瞬间,林楠己经将比例尺贴在脚印旁,动作默契得仿佛回到大学时的刑侦实训课。随着白色石膏浆缓缓灌入泥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或许是他们与凶手之间,最接近的一次触碰。那短暂的对视,让赵勇和林楠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昔日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此刻,他们更专注于抓住眼前的线索,为破案全力以赴。
当赵勇和林楠将拓好的石膏模型交给队长肖平南后,肖平南即刻下达命令:“派出所马上通知各村,由村支书组织人手,严守所有村口。派出所和刑警队全体人员对镇上人口展开全面巡查,务必保证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鞋,将所有人的鞋印逐一拍照,送至县局进行电脑扫描录入与比对。每个鞋印模型都必须详细标注,注明具体是哪双鞋、取自何人。此外,法医曾云龙立刻带上现场的骨头残片,前往省厅再次鉴定并提取DNA。我会向市局冯局长汇报,由他协调省厅开辟绿色通道。所有人,立刻执行!”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传递着坚定的决心。在他的指挥下,所有人迅速行动起来,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运转。
经过一上午紧锣密鼓的排查,全乡范围内,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前来走亲访友、办事的外乡人,共计54126份鞋印样本全部上交至平阳县公安局。现场发现的脚印经测量,码数在43到44码之间,刑警队清风迅速组织人员,对这五万多份鞋印照片展开筛选。他们剔除了41码以下及45码以上的鞋样,将符合41至45码范围的鞋印进行电脑扫描入档。忙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