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角落,就像他此刻的心情:虽带着狼狈的褶皱,却在夜色里渐渐舒展成一片坦然。
妈妈睡前送来的热牛奶还冒着热气,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顺着“稳子加油”的便利贴往下淌——那是小满用彩笔写的,画着歪歪扭扭的加油小人。林阳抿了口牛奶,胃里的暖意渐渐漫上来,忽然发现比起纠结“听力丢了多少分”,更清晰的是此刻的感受:原来再“稳”的人,也会有兜不住的时刻,而真正的“稳”,从来不是不出错,是出错后敢直面那张划满痕迹的答题卡——就像现在,他终于敢在草稿本最末页写下:“就算橡皮抛歪了选项,也要把剩下的题,认认真真画完。”
窗外的蝉鸣低了些,远处的教学楼还亮着灯,不知哪个班的学生在打扫考场。林阳盯着自己映在玻璃窗上的影子,校服领口还沾着中午蹭到的西瓜汁——像块洗不净的夏天印记,却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属于这场高考的故事还没结束,就像答题卡上的b选项,或许错了,或许藏着另一种可能——而他此刻能做的,就是把橡皮收进笔袋,翻开那本没看完的志愿填报指南,让笔尖在“外语类”专业栏上,轻轻顿一个逗号。
毕竟,夏天的风雨从来不会只朝着一个人落,而所有被雨水打湿的路,最终都会在阳光里,晒出属于自己的脚印——深的,浅的,歪的,直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于成长的注脚。
喜欢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