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别惹我!三岁嬴政,怒灭六国 > 第37章 暗流涌动!朝堂初露锋芒!

第37章 暗流涌动!朝堂初露锋芒!

。政儿觉得,读《诗》可以让人知道很多道理,看到很多事情,和大家和睦相处。如果受了委屈,也可以用诗来抒发。就像政儿在赵国,有时候想父王了,就会念‘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政儿觉得,这就是‘怨’吧?但政儿也知道,要孝顺父王,要忠于君上。李大人,政儿说得对吗?”

他一口气说出这段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尤其是那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虽是稚嫩童音,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坚定与深情,将在赵国为质的孤苦与对父王的思念,巧妙地融了进去。

殿内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那些原本想看笑话的,此刻也收起了轻视之心。

李昭更是额头微微冒汗。他没想到一个三岁孩童,竟能将《诗经》的功用理解得如此透彻,还能结合自身经历,说得如此感人。他感觉自己像是用大锤砸在了一团棉花上,不仅没伤到对方,反而震得自己手麻。

“公子……公子聪慧过人,臣,佩服,佩服。”李昭讪讪地应着,灰溜溜地退回了座位。

吕不韦眼中精光一闪,端起酒杯,呷了一口,嘴角露出一抹莫测的笑容。他示意了一下,殿内丝竹之声再起,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但他心中对嬴政的评价,又悄然拔高了几分。这孩子,不仅有过人的记忆力,更有临机应变的智慧,那份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威仪,更是让他心惊。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昭刚退下,另一名官员又站了出来。此人是廷尉属官张猛,也是吕不韦一党。他身材魁梧,面容严肃,声音洪亮:“公子政天纵奇才,臣亦有所耳闻。我大秦以法立国,律法森严。不知公子对秦法,可有了解?”

这又是一个坑。秦法条文繁复,别说一个三岁孩童,就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尽数知晓。张猛这是想从另一个角度刁难嬴政。

嬴政小脸上露出一丝好奇:“秦法?政儿知道,商君变法,才让我大秦强盛起来。父王也常说,要依法治国。张大人,秦法是不是有很多很多条,犯了错就要受罚呀?”

他这番话,看似童言无忌,却点出了商鞅变法和依法治国的核心。

张猛一板一眼地道:“然也。秦法如山,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公子既知商君变法,可知变法之精髓何在?又可知我大秦律法,与六国之法,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己经超出了一个孩童的认知范畴,涉及到了深层次的法理比较和政治见解。

殿内众人再次屏息,想看看嬴政如何应对。

嬴政皱着小眉头,似乎在努力思考。过了一会儿,他才用不确定的语气,慢慢说道:“政儿觉得,商君变法,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信’。徙木立信,让大家都相信朝廷,相信律法。所以,变法才能成功。”

“至于秦法和六国之法的不同……”他顿了顿,小手在案几上比划着,“政儿听先生说,六国的法,有时候是给贵人定的,有时候是给平民定的,不一样。但秦法,好像对所有人都一样。比如,耕田种地好,就能得到奖励,打仗勇敢,就能得到爵位,不管你是谁。这样,大家才肯努力呀。政儿觉得,秦法就像一把尺子,量谁都一样准。所以,我大秦才能越来越强。”

他这番话,虽然是用最浅显首白的语言说出,却准确地概括了秦法公平、严明、重信、以及军功爵制的特点,更是隐隐触及了法治精神的核心。

“哗——”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如果说之前对《诗经》的回答,还能归结为聪慧和记忆力好,那么此刻对秦法的见解,则完全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政治洞察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这哪里是一个三岁孩童能说出来的话?!

张猛瞠目结舌,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孩童,而是一个深谙治国之道的贤者。

吕不韦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复杂。他原以为自己己经很高估这个孩子了,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等见识,这等气度,假以时日,何愁不能成为一代雄主?只是……这样的雄主,还会甘心受他掌控吗?

一些原本对吕不韦权势过大心存不满的老臣,如老将军王龁、蒙骜(今日告病未至,但其族人亦在场)的部将,以及一些嬴姓宗室的元老,此刻看向嬴政的眼神,己经彻底变了。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希望的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这位年幼的公子,或许真的是大秦未来的希望所在!

宴会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有些微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