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虽然自知遭人嫌弃,但转念一想,他又不嫌弃,反正难受的不会是他,便心安理得地赖着不走。,¨5@4a看°2书/° {?首|(发×?
他甚至在心里盘算着,往后有空还要多来!想到这里,他脸上的表情略显猥琐荡漾。
毫无疑问,这又招来了裴若瑶的吐槽:【完了,这人不会是傻了吧?好端端的,做这表情?在脑补什么呢?】
太上皇轻咳一声,将脸上的表情收了收。
系统却是持不一样的观点:【宿主,为什么要这么排斥太上皇?这可是行走的人形宝库!咱们可以从他那里多坑蒙拐骗金银珠宝啊!】
裴若瑶惊奇地看着系统:【统子,你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还偷摸着给系统竖起了大拇指。
大冤种太上皇:……以后这种事情麻烦避着点正主商量好吧?!
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不是这样用的!
看着太上皇屡屡吃瘪的样子,吃瓜群众想笑却不敢笑,生怕被秋后算账。
这一人一统真是活宝啊!
裴若瑶和系统蛐蛐完太上皇之后,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开始关心正事了:【统子,最近纪思雅和萧弘文小两口最近如何?】
前不久,纪思雅和萧弘文大婚,所以裴若瑶如此称呼,倒也没错。
考虑到纪思雅家的情况,她还为纪思雅备了一大笔添妆。_小-说`C¨M′S! .无/错.内\容~
虽然裴若瑶知道纪思雅和萧弘文双方并不在意这些,但再怎么说,纪思雅也是自己的小伙伴,古代嫁妆又关乎女子的脸面,她还是大方出手了。正因如此,现在想想她还有些心疼。
不过回忆起婚礼上萧弘文那不值钱的傻笑,裴若瑶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他们二人日后能白头偕老。
系统回道:【萧弘文之前不是在研究“去籽”和“松棉”这两道工序吗?他现如今在大力推广改进轧棉机和弹棉工具。事实证明,确实好用。】
【经萧弘文改良的轧棉机,脱籽效率显著提升;而他将弹棉的小竹弓改为大弓,用绳弦代替线弦,增强了弹棉的松软效果。】
【再加上纪思雅鼓捣出来的三锭脚踏式纺车大幅提升了纺纱效率;她发明创新的错纱、配色、综线等技术,更是让织造工艺更上一层楼。】
【这对夫妻堪称珠联璧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棉纺织技术迎来革新。】
【只不过,由于棉花产量较小,这些技术的影响范围还较小。如果哪天棉花产量上去了,他们这些革新才算是了不得。】
裴若瑶点点头表示理解:【确实也是,棉花产量不够,这个技术提高再多也影响有限。】
【难怪他们闷声干了大事,却没什么反响。′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她托着下巴思考:【现在也快到了种植棉花的季节了,看来是时候把棉花种子交给方天和他们研究了。】
前面系统说了一堆,众人作为门外汉,虽然大致能明白萧弘文和纪思雅夫妻二人所做出的贡献巨大,但却是一头雾水的。
而如今裴若瑶所提到的种子,他们却是能明白其重要性的,纷纷眼前一亮。看他们的架势,倒是恨不得今日种下去,明日便可收获。
裴若瑶一行人在元宵灯会上的经历在场之人都知道,他们不敢想象,仅仅只是一个地方乡绅,就能将百姓压榨至此,以至于元宵佳节,百姓还要外出艰难讨生活。
若是棉花的产量提升了,再加上萧弘文和纪思雅夫妻二人所改良的棉纺织技术,百姓的生活想来要好过许多。
太上皇更是下定决心,要亲自跟进棉花良种的培育情况。他只是退下来了,并不是死了,朝堂的事他懒得管,这田间的事,他还是可以管管的。
显然,裴若瑶也是想到了老大爷一家,所以才对棉花之事如此上心。在这取暖手段相对匮乏的古代,若能普及棉衣棉被,百姓冬日里也不必那般难熬。
如果她没有遇上老大爷一家,可能不会对棉花的事这么上心。但既然知道了,她就难以袖手旁观。
更何况,老大爷一家知恩图报。这段时间以来,总是时不时地送来一些东西,或是自家种的蔬菜,或是老大爷的手工制品。虽然都不是一些值钱的东西,但这份心意却是难得。裴若瑶很是珍惜这份心意。
正因如此,她才想在能力范围之内,多帮帮这些普通老百姓。
不过,虽然话是这样说的,但这并不妨碍裴若瑶本质上就是一条咸鱼。现在系统有了实体,她就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