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照看机器。”
易中海招手唤来贾东旭。
“师父,去采购处?”
贾东旭眼中闪光,昨日之事他也在场,易中海说要告李建设,他记在心里。
“哼,李建设那老光棍,数月未完成任务,竟敢私拿任务物资回家吃,这次我定让他降级。”
易中海咬牙切齿,摘下手套离去。
至采购处,敲门。
“请进。”
易中海步入屋内,只见一位身形干瘦、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那里。
男子望着易中海,略显不解地问:“请问,你有何事?”
易中海满面笑容地回答:“黄主任,我是钳工一车间的易中海,特来向您反映一事。”
“哦?易中海,我知道你,钳工技术了得。
何事要向我反映?”黄主任淡然问道。
“是关于采购2股的一名采购员李建设,他与我是同院的。
此人已连续数月未完成采购任务,但昨日却带回一只鸡和二斤肉。”
“身为采购员,他不将鸡和肉上交,反而私自享用,实乃自私自利,全然不顾采购职责。\e^x?i·a?o`s,.-c-o!m?”
“依我看,他这种表现,连实习采购都不如。”
易中海言辞犀利,似有将李建设降级的打算。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工人若非犯下大错,一般不会被开除。
降级已是重罚,对采购员而言,降一级意味着每月少挣八块,一年便是九十六块之差。
“易中海,你做得对,此事我自有分寸。
你先回去,日后若再有发现,还望及时向我汇报。”黄主任神色凝重地说。
“是,黄主任,那我先走了。”
易中海心满意足地离去。
待他关门后,黄主任对屋内的年轻科员吩咐道:“小赵,你去二股告诉老孙,让李建设以后吃肉时小心些,别总被小人盯上。”
“咱们干采购的,风里雨里奔波,挣的钱还没他们车间工人多,偶尔吃点好的又怎么了?这些人真是眼红。”
黄主任低声咒骂,作为采购处长,他深知采购工作的不易,李建设的为人,在采购处也是众所周知的。
易中海找他投诉,真是看错了人。
“孙股长,我来探望您了。”
李建设历经两小时车程返回北城,直奔家里。
孙股长一见是他,笑而摇头问道:
“你小子,又捞到什么宝贝了?”
李建设提着菜篮进屋,顺手关门,径直走到办公桌前,从篮中取出一个油纸袋。
“孙股长,您真是知我甚深。”
“今日下乡,收获颇丰,这里有十枚鸡蛋和十枚鸭蛋,以往多亏您照顾,多次未能完成任务也是您替我受过,这点心意,望您笑纳。”
李建设将油纸袋置于桌上。
孙股长含笑注视着他,略带调侃。
“小李,你跟我也有数载,各方面都出色,唯一的不足就是过于实在。”
“今日携蛋来访,我心甚慰。”
“说吧,有何事相求?”
孙股长年逾半百,一眼便看出李建设有事相求。
“孙股长,果然瞒不过您,但此事非我个人之事,今日下乡收货过多,需请您出面向车队借车,帮我运回。”
李建设道出请求。
尽管他负责厂内采购,却无权调用厂车私用。
孙股长思索片刻问:
“小李,你说的大量,到底是多少?”
“咱们厂的车都是拉重物的,若只是几百斤粮食,开口相求不太合适。”
李建设笑道:
“孙股长,我这次共收了三千斤小麦,两千斤芋头,九百斤花生,三百斤大豆,还有鸡蛋鸭蛋一百个,鸡鸭各五只。”
“数量虽不算庞大,但我独自难以带回。”
孙股长闻言,猛地从椅子上站起。
“天哪,你把人家整个村子都搬空了?”
“三千斤小麦,两千斤芋头?”
“还有花生、大豆、鸡鸭和蛋?”
“你不是逗我呢吧?”
李建设笑道:
“孙股长,我哪敢跟您开玩笑?可惜大多是粮食,您要觉得麻烦,我找其他股聊聊,3到9股都负责大食堂采购,他们或许有兴趣。”
“胡扯。”
“咱家收的东西,哪轮得到他们捡便宜?”
孙股长粗声粗气地说,随即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