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芝琳和李兰花的交谈声不大,在炕上糊纸盒的小姐妹听的不是很清楚,见李兰花抱着东西进来。?k~s¨j/x¢s!.,c′o*m*
祝小花好奇地伸长脖子看:“妈你拿的是什么呀?”
“粮食。”李兰花脸上有了笑意。
“是哪儿来的?”
“妈跟徐老师借的。”
“徐老师真好。”祝小草说。
她还记得徐芝琳送的点心,又香又甜,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李兰花笑着点头:“嗯,徐老师是很好很好的人。”
如果,如果她能有工作也送闺女去上学。
学了文化找工作就没她这么难,人生少一些坎坷。
李兰花把钱仔细收好。
这些钱能买三十斤玉米,加上糊纸盒的收入和布袋里的粮食,将近六十斤,省着点够吃两个月。
过了二十几年苦日子,节省惯了,有粮食和钱也不敢大手大脚。
看看两个瘦得下巴像锥子的女儿,李兰花就自责自己没本事,害两个女儿跟着她吃苦受罪。
她要知道祝大富是这种德行,当初还不如嫁到乡下去。
至少乡下有土地,可以种地,挖野菜也方便。
无论如何都不会过成这个鬼样子。~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
再舍不得,李兰花还是舀了大半碗玉米糁掺进锅里煮。
“咱们今天饱饱的吃一顿。”
祝大富负责房租,煤球每个月也是他拉回来,但带回来的煤球数量太少,只能尽量省着用。
母女三人常常是给祝大富蒸了窝头后,就用锅里的开水煮半锅玉米粥,这半锅粥就是她们一天的食物。
姐妹俩偷偷咽了咽口水。
祝小花懂事地说:“妈,少放点吧。”
饿一点没关系,有粮食心里就踏实,就怕揭不开锅,那种有可能会被饿死的感觉太可怕了。
“没事,妈心里有数。”
要不是徐芝琳和闻肃,她已经死了。
死都不怕,她干嘛还怕祝大富,祝大富是她两个闺女的爹,不养她也得养闺女。
不给钱不给粮,她就跟他拼了。
祝大富的粮食昨早全都做完,晚上没带粮食回来,要不然她直接就把粮食扣下来。
玉米糁很快就煮好,李兰花从坛子里夹了一小碟咸菜出来。
给两个闺女每人舀了一碗干的,又给自己舀了大半碗半干的。
姐妹俩见状用勺子从自己碗里舀一些到她碗里。,小!说-宅` -勉/沸′越\渎^
李兰花眼眶泛红。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嫁了个只管自己吃饱不管媳妇孩子的男人,两个闺女懂事又乖巧。
她也想像徐芝琳一样让孩子能吃饱吃好,穿没有补丁的衣服,可她实在没那个能力。
李兰花吸了吸鼻子,把粥又舀回两个闺女的碗里。
“你们正长身体,多吃点,妈吃这些就够了。”
“我吃不完,妈,我们一起吃吧。”
母女三人让来让去,最后每个人碗里一样多,就着一小碟咸菜,仿佛在吃山珍海味。
徐玉珠依然跟李老太太太混,吃了早点就自觉的去找李老太太。
爹给她请的夫子是大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老太太的字没夫子的好,但油画画的是真好。
活灵活现,不仔细看跟真的一样。
徐玉珠小朋友被老太太昨天的话刺激到了,决定偷偷努力学画,然后惊艳众人。
闻肃把徐芝琳送到学校,给她整理了下衣领。
“老张认识的人有开饭馆的,我问问他有没有要找杂工的。”
李兰花不识字,最大的特长就是吃苦耐劳,脏活儿累活儿都不挑。
“嗯,我这边也问问,争取早点给她找个工作。”
今早上看李兰花是没有寻短见念头了,可根本问题不解决,早晚还是会承受不了压力。
徐芝琳觉得尽快给她找个工作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罗美菱那边懒得问了,李兰花情绪崩溃多半是跟罗美菱有关系。
没什么好问的。
到办公室时间还早,第二个进来的是马淑敏。
“徐姐你来的好早呀。”
徐芝琳笑道:“只比你早几分钟,淑敏,我有个朋友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