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初速只差7米/秒!”
李云龙正用刺刀撬开发射药筒:“瞧见没?鬼子在底火垫了层硬纸板,防潮!”
……
第十天清晨,兵工厂的产量牌翻到了“1024发”。
周铁锤捧着新下线的子弹,手抖得像筛糠:“李团长,咱们……真成了?”
李云龙没说话,抓起把子弹塞进弹匣,对着远处的树干就是一梭子。
“哒哒哒——”
树皮炸裂的木屑中,弹孔排成完美的首线。
赵刚飞奔过来:“老李!这精度……”
“还差得远!”李云龙抹了把硝烟熏黑的脸,“弹壳退膛还有卡滞,得再调弹簧!”
他转身吼了一嗓子,“段鹏!带人去把鬼子铁路的缓冲弹簧拆了!”
……
月光下的兵工厂依然灯火通明。
李云龙蹲在车间角落,用缴获的日军刺刀在模具上刻下“杀倭”二字。
周铁锤端着地瓜烧凑过来:“李团长,您这手艺……当真在鄂豫皖学的?”
李云龙望着新下线的子弹堆成小山,突然笑了:“老周啊,你说小鬼子做梦能想到吗——”
他抓起把子弹,黄铜弹壳在掌心叮当作响,“咱们用他们的铁轨,造打他们的子弹!”
……
深夜,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蹲在弹药箱上,手里捏着一颗刚下线的土造子弹,黄铜弹壳在月光下泛着暗哑的光。
"和尚!"李云龙突然吼道,"挑八十个好手,老子要试试这新子弹的成色!"
魏大勇小跑过来,光头在油灯下锃亮:"团长,打哪儿?"
李云龙咧嘴一笑,刺刀尖在地图上戳了个洞:"白晋铁路,小王庄炮楼——那里驻着鬼子一个加强小队,正好一百来号人。"
……
凌晨三点,魏大勇带着八十名精锐悄然逼近炮楼。
月光被云层遮蔽,只有铁道旁的电线杆投下细长的阴影。
突击队员们嘴里衔着木片,防止咳嗽出声,绑腿里插着刺刀,腰间挂满新领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