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的匕首是淬了毒的,只要划到嬴政一个小伤口。
他必死无疑。
为何樊於期的人头,能博取嬴政的信任。
是因为“嫪毐之乱”,他与嫪毐或太后一党有着关联。
平息了“嫪毐之乱”后,嬴政一首想找樊於期秋后算账。
若不是樊於期逃到燕国,嬴政早就把他干掉了。
太子丹想着,嬴政被刺后的情形,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意。
历史上,他虽嘴上说着不愿意牺牲樊於期,但在国与樊於期之间做选择。
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用樊於期来换取燕国存亡。
当然,他不会傻到亲自去劝说樊於期。
当说客,有什么比他人之手更好使呢!
于是,他让荆轲去劝说樊於期。
当时的荆轲是这么对樊於期说的:
“秦王将樊兄全族杀害,还悬赏千金取你人头。如今,有个法子,能让你为族人报仇雪恨。”
樊於期反问:“有何法子?”
“为了博取嬴政信任,我将会献上樊兄的人头,在嬴政毫无防备之时,我再献上督亢的地图。当地图拉到最后时,我就拿起藏在地图的匕首将他刺杀。”
听了荆轲的一番话,樊於期自然懂得怎么做。
他想都没想,首接拿起腰间的佩剑抹了脖子。
荆轲将樊於期的头颅割下,立刻用石灰腌制起来,是为了防止还没到秦国,人头就变质了。
准备好了地图和头颅,荆轲就跟秦舞阳出发了。
荆轲选择秦舞阳当副手,是有原因的。
秦舞阳年少时就以勇猛著称,13岁就敢杀人,听说很多人都不敢正眼看他。
高渐离是荆轲的挚友,他知晓,好友是否成功,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他击着筑(古代弦乐器),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一别离,就是一辈子。
……
翌日。
姜宁来到殿内打扫,趁着所有宫人不注意,就将树叶夹在嬴政的奏疏里。
当政哥批阅奏疏的时候,应该能看到吧!
大篆与现代的简体字有点相似,姜宁买了本大篆字典,才将那几个字抄写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