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先生那里对质,他才“哇”地哭出声,说出实情。
原来族学院儿里有个狗洞,通到后面的桃林,经常有孩童在那里玩儿。
文昌哄骗先生说自己生病,天天从狗洞里爬出去,散学的时候再从族学里出来。连家仆也不知详情。
杜氏气得颤抖,抓起藤条狠揍了文昌几下,文昌哭爹喊娘求饶。
听见他喊娘,杜氏愈加恼怒:
“你跟谁学的这阴私诡诈的心思?!这么小,就会使这上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
莺儿听说文昌被教训,慌着过来,正巧听见杜氏含沙射影的话,就没好气道:
“房檐滴水照窝来,他是姜家的血脉,您说他这是跟谁学的?”
杜氏冷笑:
“他父亲自幼勤奋攻读,何曾使过这等刁滑心计?明明是被你溺爱教坏的!”
赵莺儿反唇相讥:
“世上娘亲都是为孩子好,我怎会教他不学上进?小孩子贪玩还不正常吗?犯不着言三语四、牵东扯西!不过偷个懒,扯上什么诡诈不诡诈的?”
”你们侯府这么多年,见不得光的阴暗事儿少吗?那又是谁诡诈的?“
杜氏气得脑袋都要爆炸了:
”我教训孩子几句,你就顶撞这么多话,这是什么家教?!你没进门之前,崔雨桐恪守礼教,温恭侍奉婆母,从无违逆半句!“
”一个商户女的教养,都比你强得多!世宗说你是大家闺秀,你可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教养?!“
莺儿早知杜氏嫌弃自己,如今竟不留情面,当面说自己不及崔雨桐了。
她一气,也不顾忌了:
”太太不就是嫌我没钱,看中崔雨桐的嫁妆吗?崔雨桐那么好,在你侯府落得什么下场?“
”你们侯府就是这样趋炎附势,唯利是图?!“
杜氏肺都气炸了,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地,人事不省。
也不知昏迷了多久,睁开眼,瞧见曹嬷嬷,心头一暖,眼里却流出泪来。
曹嬷嬷上次替杜氏背黑锅,被打个半死,赶出侯府。
杜氏去看过她,准备寻个由头,让她重新回到自己身边,遇到事也能出个主意。
”早知她是这样毫无教养的东西,当初万万不许她进门!“
浑浊的泪水,从杜氏沟壑纵横的眼角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