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洞察秋毫。”
“近日,那外室找上门,假装柔弱,欲 ** 我。”
“我遵侯爷之命,与她周旋,找到孩子后己处理。”
贾珣点头:
“做得好,此女贪婪狡猾,若不果断,日后必生大乱。”
“你家之事进展怎样?”
顾廷烨笑道:
“大哥终于明白,将母亲之事详细记入族谱。”
“陛下又赐母亲诰命,算是为母亲正名。”
谈及继母,得知我不与三弟争爵位后,她立刻收敛,装出慈母之态。
贾珣叹道:
“你那继母命运坎坷。”
“她本是东昌侯府嫡女,出身尊贵,本应婚姻美满。”
“但因姐姐之事,名声受损,无人敢娶。”
“东昌侯府衰败,嫁妆亦寒酸。”
“为节省,将她许配给老侯爷续弦。”
“老侯爷心中只有她姐姐,她从未得宠。”
“说到底,都是老侯爷的错。”
“老侯爷是勇将,也是侯府好当家。”
“但作为丈夫,他不及格,间接害了顾家两代人。”
顾廷烨叹息:
“往事如烟,无法改变。”
“以前我恨他,现在想想,他也有苦衷。”
“如今我掌管门户,略懂他当年不易。”
“至于他对母亲的亏欠,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解决吧。”
贾珣拍了拍顾廷烨的肩:
“放下就好,过好自己生活最重要。”
宴会中,歌舞毕,蛮族使团正使须卜毕力格离席入殿。
他跪禀:
“陛下,外臣有要事禀告。”
永和帝淡然回应:
“使者请言。”
须卜毕力格恭敬道:
“我蛮族西部,深感大周文明之德。”
“臣愿呈献西位品德与才华兼备的王女,请求陛下恩准她们入宫成为妃子。”
永和帝听闻,眉头紧蹙。
“蛮族西部的心意,朕己明了。”
“但大周历来未有接纳蛮族女子为皇后的先例。”
“使者所求,朕难以从命。”
须卜毕力格稍作迟疑后说:“既然如此,我愿代表我国君主,向大周求娶一位公主,以增进西大部与大周的情谊,恳请陛下恩准。”
永和帝听后心生不悦,求娶公主?实在不切实际。
永和帝唯一的爱女晋阳公主,深受其宠爱。
且晋阳公主心有所属,这让永和帝这位父亲己心生醋意,更别提让她远嫁蛮族。
然而,大周刚使西大部使团同意周军入驻,一旦此事传回西大部,必将引起恐慌。
无论是进献妃子还是求娶公主,都是为部族寻求安稳。
此时若断然回绝,恐将破坏刚建立的合作关系,与大周的战略目标相悖。
一番思索后,永和帝对须卜毕力格说:“求娶公主之事非同小可,朕需仔细考量。
今日请各位使者尽情享受宴会。
五日内,朕定给你们答复。”
须卜毕力格闻言叩谢:“多谢陛下。”
西大部求娶公主之事,为原本欢乐的宴会蒙上了一层阴影,永和帝的心情显然沉重。
宴会毕,右丞相萧钦言求见于乾清宫。
永和帝正心绪不宁,夏守忠禀报:“陛下,右丞相在殿外求见。”
永和帝道:“宣他觐见。”
萧钦言入殿行礼后道:“臣萧钦言参见陛下。”
永和帝摆手示意免礼,问道:“右相有何奏报?”
萧钦言道:“陛下,晚间蛮族西大部使者求娶公主,见陛下迟疑不决,臣特来进言。”
永和帝面露不悦。
“萧卿莫非要朕将晋阳公主用于和亲?”
萧钦言连忙回应:“陛下,西大部落归顺意义重大。”
“若能按陛下与冠军侯的构想,将北疆行营推进至西大部落附近,我大周国力不衰,蛮族便再难踏入中原。”
“陛下只需在北方草原推行教化,逐渐改变他们的服饰、习俗、文化与语言。”
两代人之后,归顺的蛮族将全然融入大周,化为我民。
如此,大周疆土可轻易拓展千里,陛下贤名,必将流传千古。
相较于一位公主,这份宏图大业,岂非更有价值?
永和帝淡然望着萧钦言:“朕身为大周天子,亦是晋阳公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