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颇高,也引来不少赞许。
老学究选的诗姬写的,则是一首借女子思念远方征人的愁苦,暗喻时局,颇有深意。
敛香一一评点,皆是中肯。
终于,她拿起了柳如烟呈上的那张纸。
当敛香看清纸上的字迹与内容时,她那向来平静无波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她猛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柳如烟,又看了一眼王明。
她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船舱内的众人,也察觉到了敛香的异样,纷纷屏住了呼吸,好奇地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敛香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下心中的波澜。
她再次看向手中的诗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缓缓念道:
“此乃……柳如烟姑娘所作,词牌《丑奴儿》,题为《书博青莲湖中》。”
众人精神一振。
只听敛香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短短两句,便如平地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在场的文人墨客,无不拍案叫绝!
是啊,这诗会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愁绪?不过是为了写出看似深沉的诗词,硬要说自己愁罢了!
这两句,简首是道尽了窘态与心境!
敛香的声音微微停顿,仿佛也被这开篇所震撼。
她稳了稳心神,继续念道: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最后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从敛香口中念出时,整个船舱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八月月夜,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首词的意境所深深震撼,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说不出话来。
少年时的“强说愁”,与历经沧桑后的“欲说还休”,形成了如此鲜明而又令人心碎的对比!
那种满腹愁苦,却无法言说,不愿言说,只能故作淡然地道一句“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与辛酸,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人生起伏,尝遍世间冷暖的恩客,更是感同身受,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
这哪里是在写愁?
这分明是在写人生!
写尽了人生的无奈,写尽了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