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暴躁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暴躁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优质,越来越便利,可是我们的幸福感却逐年降低。焦虑又麻木,暴躁却脆弱仿佛成了大多数现代人的通病。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高中同学珊珊请我去吃饭,她先来我家接我去餐厅。路上很堵,她也渐渐焦躁起来,偏巧又赶上交通管制。我们堵在环路的入口,整整20分钟不让通行。她原本的好心情早就荡然无存,眉头紧锁在一起,嘴里也开始不停地咒骂。

这时候,餐厅前台打来电话,说位子紧俏,如果半小时内无法赶到,预留的座位就会被自动取消。这仿佛成了压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眼见她暴跳如雷,在电话里和服务员吵起架来。

记忆里,珊珊是我们班最温顺乖巧的小姑娘,脾气更是出名的好。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急躁,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连声道歉道:“真是不好意思,我也不知怎么了,越来越焦虑,一点不顺利就会让我崩溃。”

其实,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

不用发愁基础的生存保障问题了。生活越舒适越便利,也越容易形成“舒适悖论”——生活中令人舒适的条件越唾手可得,人类对不适因素就会越敏感,生存本能的耐**就会随之降低。

于是人们总是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种心理下,哪怕遇到一点点不合心意的突发事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处理,以规避风险,保证事情按我们的计划运行。

马克·舍恩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临床助理教授。他写过一本书叫《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这种“舒适悖论”在现代人身上的体现。

他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一个部分叫作大脑核区,掌管人的****。当我们的身体遇到不适的时候,大脑核区就会发出信号,信号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就催生出了相应的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会被我们解读为生存威胁,催生大脑边缘做出一系列更夸张、更强烈的反应。

这就解释了珊珊渐渐变成“暴走珊”的原因了。其实,她只是现代

人的一个代表。我们总是本能地希望生活在一个相对协调或者平衡的状态里,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行。但现在生活节奏之快,职场压力之大,越来越超出我们预计的范围。一旦生存本能的耐性降低,我们就会随时产生焦虑和恐惧,甚至在行为选择上一反常态,慢慢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甚至陷入不良习惯的恶性循环。

当然,马克·舍恩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给予这种心理以专业化的分析,更难得的是他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训练方法,让我们可以很好地应对无处不在的焦虑感,让自己处于可调节的相对和谐状态。

1.减少对即时满足感的需求。越习惯于获得即时满足感,越容易增加焦虑。因此,我们可以人为地培养一下生存本能的耐性,学会等待,学会舒缓,让我们的不适感来得别那么汹涌。

2.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完美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一味地追求完美,反而容易在生活中获得挫败感,继而产生焦虑。比如这位好朋友珊珊,她沉浸在同

学聚会的喜悦中,一门心思地认为她会按计划顺利地接上我,不遇到任何突发事件,按预约时间抵达餐厅,享受美味佳肴和重逢之喜。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实这一系列环节中每一个都包含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要允许突发事件的发生,提早进行心理建设。

3.马克·舍恩推荐的是尽量过有规律的生活。我倒是觉得其实凡事都有planB更重要。

我后来听珊珊讲了来龙去脉才知道,那天下午,她本来兴冲冲地离开公司,可谁知道临出门遇到了需要紧急解决的工作邮件,耽搁了好一段时间才匆忙出门。又因为预约的餐厅非常紧俏,结果心里总担心迟到,就忘了收听交通新闻,误入了一条管制道路。光顾着和拥堵较劲,忘了及时和餐厅沟通。结果错过了预定时间,还和餐厅前台大吵了一架,破坏了好心情。

如果真的遇到重要的工作,可以马上和餐厅沟通,适当延后就餐时间。如果还不行,同学之间不必客气,可以通知我直接去餐厅占位。这段时间赶上

好几个国际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交通管制非常频繁。出行前,应该查阅交通新闻,做好几种情况的预案。

其实焦虑就源自失控,如果我们能积极准备,对每种情况都应对自如,或者即使当时没有处理好,事后也能有积极的补救措施,那我们的焦虑就会减轻一大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