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 享受孤独才能享受成长

享受孤独才能享受成长

我刚上班那年,办公室里都是年龄偏大的同事,我不知道如何与她们打成一片,所以那个时候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去食堂吃饭。我们学校的食堂距离教学楼有两三分钟的脚程,还会穿过一片美丽的藤萝架。午饭时分,你会遇到许多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同事,她们自然地谈论着各自的老公和孩子,说着彼此熟悉的暗语或俏皮话,我一个人夹在中间,觉得异常尴尬。

后来我终于陆陆续续地认识了几位同龄人,每到吃饭的时间,大家都热热闹闹地彼此招呼着同进同出。走在她们中间,即使看到其他再多结伴的同事,我也不会觉得有一丁点的难堪。那时候,我就很奇怪,这种因孤独而生的怯弱,到底是哪种心理。

最近看到的一项科学试验很有意思,研究人员把和人类一样群居成长的老鼠单独关在小黑屋里一整天后,再把这只小老鼠重新放回了群体之中。这只老鼠大脑特定部位的某种化学分子的含量会立即升高。这个大脑特定部位叫作伏隔核,是大脑愉悦中枢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人类在参与群体活动时,大脑也会产生这种愉悦的快感,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群

体的归宿感。

一旦我们落单,就会失去这种被需要感,人的自信与自尊就会下降。所以很多人会产生孤独就等于没人喜欢我的错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消极情绪。

一个人就等于孤僻不合群。一个人就等于人缘不好。甚至明知道对方是假朋友也不敢戳破。

几年前,我教过一个女生叫小于,她相貌平平,本来颇不起眼,班里很多同学都不太愿意和她亲近。她一直形单影只,总是留给大家一个孤独的背影。结果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她特别聪明,很多人都学不明白定滑轮动滑轮,可是她一听就会,成绩和排名直线上升。

渐渐地,老师表扬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同学也开始主动向她问问题。原本孤单的她一下子有了个小圈子,她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谁懒得做值日了就跑到她耳边说几句好听的,或者塞给她一杆用了大半的签字笔。

对于这种亲近,小于是很受用的。她孤独得太久了,遇到一点点暖阳就会产生一种报复性反扑,想要把朋友紧紧攥在手中。渐渐地,来找到她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了,我看到好几个早晨,她都拎着七八份早餐急匆匆地冲进教室。昨天刚

做完值日,今天又要替别人留下。

班主任曾经委婉地提醒过她,我也试着在课下找她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可说不了两句就有人气哄哄地跑来质问她为什么不擦黑板。小于说:“这节课不该我擦啊。”谁知道对方更生气地吼道:“上周就是你帮我擦的啊,你为什么又忘了?”

我刚要批评那名盛气凌人的女生,小于一把拉住我,低声祈求说:“别,老师,我擦就行,您千万别说她,要不她该生气了。”

我眼见小于举起板擦,急慌慌地干了起来,心里有说不出的心疼。孤独就像是一条恶犬,如影随形。为了躲它,小于宁可深陷淤泥。

期中考试那天,监考老师逮住了正在传纸条的小于,人赃俱获不容狡辩。当时,她正准备把写满答案的小纸条传给后面的同学莉莉。可是当老师问到莉莉的时候,她矢口否认,坚称是小于栽赃陷害,自己根本不知道会发生这件事。

那天,小于背对着我站着,瘦弱的身体一直在发抖。她求助似的看着莉莉,期待她能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可莉莉始终扭着脑袋,看也不看她一眼。

通报批评后,小于沉默了很久。再没有人理直气

壮地让她买早点、做值日了,再没有人不怀好意地去打扰她的清静。小于迷上了看书,课间总能看见她手捧着图书,孜孜不倦地阅读。中午吃完饭,就一头扎到图书馆阅览室,读到上课打铃了才往回跑。

我明白,也许一开始她是被迫孤独的。但慢慢地,她也开始学会享受孤独了。每当读到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她都会摘抄下来和我分享,或者读完了某部作品,她也会记录一下感想。久而久之,她的知识面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后来在图书馆,她认识了其他班里的一位女同学,和她特别投缘,两个人经常讨论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者写作风格,慢慢地,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因为对书里的某位人物的不同理解吵到我这里来,喋喋不休。

我看着她们平等地,自然地笑着、闹着,甚至争辩到面红耳赤,转身还是牵上手,说说笑笑地离开。合群也要看合什么样的群,怎么合群。不然,牺牲尊严的合群还不如孤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