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8日,哈巴罗夫州东南部沿海,一个叫瓦宁基的小镇。¨3¢8+k+a·n+s\h·u′.*n!e\t-
这是一个以渔业捕捞为生的沿海小镇,人口有万余人,在远东地区算是大镇子了。
但是这个镇子上没有大码头,只有两个能靠泊几百吨渔船的渔港码头。
此时,经过长达20天的疯狂搬迁,远东叛军全数退守库页岛,还有几十万人口被挟持了过去,以及上百万吨的物资。
对此,政府军毫无办法。
因为别列夫斯基手里有整个太平洋舰队,七百多艘舰艇,而且是毫发未损的。
美国海军不敢动手,除了监视,划出禁航区,不让太平洋舰队靠近之外,他们别无他法。
如果动手,那战争的性质就由苏联内战演变为美苏之间的战争了,这正是美国一直要避免的情况。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远东叛军退到了库页岛。
美苏双方对东大军队止步不前没有办法,东大这边的理由是充分的,进入1月份后,远东地区到处都结冰了,而且东部突击群只有几个旅的兵力,根本截不断远东叛军的退路。
最关键的是,东大海军太弱了,无法和太平洋舰队抗衡,海上作战就别想了。
美国海军又不能直接下场。
就这么的,让别列夫斯基带了带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退守到了库页岛。
李干的真实目的不难猜测。
让美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事情。
这天夜里,十几艘登陆舰艇悄然出现在了瓦宁基镇码头东部海面。
几乎同时,从南边开过来一支军队,是连绵不绝的军队,全部是摩托化行进,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坦克装甲车。
天寒地冻的,瓦宁基镇的居民早就睡觉了,被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吵醒。
他们爬起来一看,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码头没有能靠泊大型船只的地方,但是,好些登陆舰是具备冲滩能力的,这些船只直接冲滩,打开船首的舱门,那些部队就源源不断地登船,装满一艘开走一艘,直接横渡鞑靼海峡前往库页岛乌戈列尔镇。*k^u¨a?i\d,u\b′o?o/k..,c?o¨m+
瓦宁基镇和乌戈列尔镇只隔着个鞑靼海峡,直线距离不到150公里,以船队的航速,8-9个小时就能完成运输。
这些部队是原先被困在滨海边疆区的叛军。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样逃出生天跑到这里来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样和库页岛的大部队联系上,策划实施这次海上大退却的。
仅仅24个小时,足足7万叛军以及大量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就悉数撤退到了库页岛。
等到美国的卫星侦察确认了此事后,已经完了。
就算他们发现,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鞑靼海峡在太平洋舰队的控制中。
但是,贝希小组却找到李干,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贝希愤怒地说道,“李先生,我们签署了大量的协议,通过了多项对你们有利的法案,但是你却放任滨海边疆区的叛军逃到库页岛,这是严重违法协议的行径!”
李干反问道,“我们违反了协议的哪一款哪一条?你指出来。”
贝希顿时语塞了。
至于法案,对他国并没有约束力。
李干沉声说,“我们严格按照协议出兵协助苏联完成了平叛,现在远东叛军已经全部撤退到了库页岛,我们已经完成了该我们做的事情。”
“怎么,事实摆在面前,你们要恶人先告状撕毁协议吗?”
贝希无言以对。
协议里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东大必须要剿灭叛军,这当然不是漏洞,而是协议里本身就不能出现这样的字眼、条款。
李干不怕美国人反悔,因为反悔的代价更大。
贝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道,“别列夫斯基大概率会南下进攻北海道,远东的危机没有解除。”
李干反问道,“此前,你们承诺会解除别列夫斯基手里的核武能力,结果呢?”
“他手里那二十多艘战略核潜艇,现在在哪?还有远东地区那些发射井,你们履行承诺对其展开打击了吗?”
两个问题问到贝希哑口无言。?x-q^k-s¨w?.\c^o′m′
这一方面,美国退缩了。
还是那句话,他们担心和苏联爆发正面战争。
其实,远东地区的发射井,是政府军自己摧毁的,他们比谁都担心,别列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