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五号沉眠舱所在的区域时,叶云天的脚步下意识地顿了顿。?s/s¨x¢i~a,o^s/h·u!o\._c′o~m¢不同于前几个舱区的能量特征,这里的空气里没有风的震颤,没有水的湿润,没有火的余温,也没有魔法符文的凝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诡异的对称感——灯光在岩壁上投下的影子,边缘比别处更清晰,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似乎都以某种无形的中轴线为界,呈现出完美的镜像分布。
五号舱就嵌在八面体正东方的凹槽里,它的舱体彻底颠覆了“金属”或“晶体”的固有形态,更像是一块被打磨到极致的半透明镜子。光线穿过时会发生奇异的折射,明明是直面舱体,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侧影;伸手去触碰,指尖的倒影会先一步抵达接触点,带着一种超越光速的错觉。舱壁的反光并非单一的银色,而是随着观察者的移动不断变幻色调,有时是冷硬的金属灰,有时是深邃的暗蓝,偶尔还会闪过一丝极淡的紫,像是将所有宇宙的色彩都压缩在了这层薄薄的镜面之下。
“舱体材质分析结果出来了。”林月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她盯着物质分析仪的屏幕,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分子结构呈现完美的镜像对称排列,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对应的‘反原子’在对称位置上,这种结构在理论上被称为‘空间镜像稳定态’,需要在绝对零度的真空环境下才能形成,但它现在不仅在常温下保持稳定,还在持续释放微弱的空间涟漪——频率与我们数据库中记录的‘镜像空间波动’完全吻合。”
叶云天的目光穿过半透明镜面,落在舱内的身影上。~q·u`s·h.u¨c*h,e`n¨g..^c\o?m`叶韵钿的姿态是所有沉眠者中最具张力的,他并非静止悬浮,而是微微侧着身,左臂撑在虚拟的“舱壁”上(尽管营养液中并无实体支撑),右手随意搭在腰间,像是随时准备从某个维度踏出。他的轮廓与叶云天最接近,甚至连眼神——即使在沉眠中,那双半睁半阖的眼也透着锐利的光,瞳孔的颜色比叶云天更深,像是吸收了所有镜面反射的光线,眼尾的弧度带着一丝玩味,又藏着不容错辨的审视。
最奇特的是他与舱体的互动——当叶云天无意识地抬起左手时,舱内的叶韵钿几乎在同一瞬间抬起了右手(从外部视角看,恰好是镜像对称的位置);当叶云天用手指在空气中画圈时,叶韵钿的指尖也在营养液中划出一个完美的同心圆,连轨迹的起点和终点都分毫不差。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林月瞳捕捉到了这一幕,迅速启动高速摄像机,“两者的动作延迟低于0.001秒,远超人类神经反应速度,更像是……同一个意识在两个镜像空间的同步投射。这就是镜像宇宙的‘存在证明’——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的存在的镜像投射,反之亦然。”
叶云天停下动作,舱内的叶韵钿也随之静止。他看着那双与自己极度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眼睛,突然明白那丝差异来自何处——叶韵钿的眼神里没有研究者的审慎,只有猎手般的敏锐,像是能穿透所有表象,直抵事物的核心。×小,;说§C??M±S- (#免¤?μ费|阅?读¥他的短发比叶云天更凌乱,额前几缕发丝在营养液中肆意舒展,左耳戴着一枚黑色的耳钉(在液体中竟未受到丝毫腐蚀),形状像是被打碎的镜面拼合而成,透着一股与规则格格不入的叛逆。
“生命体征显示,他的神经系统有两套并行的信号传递路径,一套与常人无异,另一套则呈现出‘逆时序’特征。”林月瞳调出脑电波图谱,屏幕上两条波形以中轴线为界,呈现出完美的镜像对称,“这意味着他能同时感知‘正向时间’和‘反向时间’的信息流——在镜像宇宙,过去与未来的界限可能不像我们的宇宙这样绝对。”
叶云天的注意力被舱壁上流动的光影吸引。那些光影并非随机闪烁,而是在镜面深处缓慢流动,像是在播放一段被压缩的全息影像。他让林月瞳启动“空间波动增强器”,当能量束穿过舱体时,那段光影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画面中是一颗被战火蹂躏的星球,天空被暗灰色的烟尘笼罩,地面上,无数民众正朝着一个悬浮在半空的身影跪拜。那身影穿着洁白的长袍,周身环绕着柔和的光晕,面容慈祥,正伸出手似乎在赐予某种“恩典”。突然,镜面如水般波动,叶韵钿从其中走出,他的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逆动”感,像是影像被倒放,却又无比流畅。他没有理会周围的尖叫,径直走向那个白袍身影,伸手抓住对方的长袍——随着布料被撕开,露出的不是血肉之躯,而是闪烁着红光的机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