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爱恨无情 > 第171章 国际友人

第171章 国际友人

档案馆内,灯光如昏黄的烛火,摇曳着微弱的光芒。-4·0¨0!t+x_t?.*c~o¢m,少丰用力揉了揉酸涩的双眼,仿佛要将那疲惫揉碎。京城的深秋,寒意如刺骨的冰霜,肆意侵袭着他的身体,但他却浑然不觉,所有的注意力都如磁石般被那堆泛黄的档案紧紧吸引。作为一名地方文史研究者,他早已习惯在故纸堆中探寻真相,然而今日,他的手指却如风中残叶般微微颤抖。

“黄铁珍……1950年调入外交部……1952年与苏联科学家伊万·彼得罗维奇结婚……”少丰轻声念着档案上的文字,那声音轻得仿佛怕惊醒了这些沉睡多年的灵魂。窗外,一片枯黄的梧桐叶如迟暮的蝴蝶,飘落在窗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似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少丰抬头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飘向了半个多世纪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红旗如燃烧的火焰,猎猎招展。铁珍站在观礼台上,仰望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想起二十年前离开家乡时那个雨夜,想起在日本留学时听闻九一八事变的愤怒,想起抗战时期在后方医院的日子。“铁珍同志,你好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铁珍转身,看到章主任正朝她走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章主任!”铁珍惊喜地握住对方的手,“您也来参加典礼了?”“当然,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能错过。”章主任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了,听说你被分配到外交部了?”铁珍点点头:“组织上考虑到我有留学经历,懂几门外语...”“太好了!我在纺织部,以后多来往,也帮帮我们部里的同志!”章主任拍拍她的肩膀。“没有问题,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就是了。”铁珍爽快地答道。“问你个私人问题,处对象了吗?”章主任关心地问。铁珍羞涩地说:“还没嘞!我一直在前线,跟谁处嘛?”章主任轻快地说:“回头我给你介绍一个。”

铁珍的脸一下子红了。她已经四十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老姑娘”了。战火纷飞时期,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生死博斗中,个人问题一拖再拖。一个月后,在外交部举办的中苏友好交流活动上,铁珍第一次见到了伊万·彼得罗维奇。那是一位身材高大、眼神温和的苏联科学家,正在讲解苏联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二十多年前,章主任留学苏联时,伊万也是刚毕业留校的助教。“铁珍同志,这位是伊万·彼得罗维奇同志,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章主任微笑着为他们介绍,“伊万同志,这位是铁珍同志,我们外交部优秀的翻译人才。”伊万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你好,铁珍同志。”他的发音有些滑稽,但眼神真挚。

铁珍用流利的俄语回答:“很高兴认识您,彼得罗维奇教授。”伊万的眼睛亮了起来:“您会说俄语?太好了!”章主任站在一旁,满意地看着两人交谈。她又想到当年在边区,男女比例极度失衡,想从前方调一批女青年到后方,与单身的年龄偏大的老领导组建家庭,以铁珍为代表的知识青年却不买账,非要在前线与敌人拼命。此事虽然作罢,但铁珍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多年过去了,青春靓丽的铁珍也已成为进入中年的妇女,应该有个家庭了。但铁珍毕竟是留日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高,若是老红军或三八式干部,文化知识差距太大,怕是难以谈得拢的。章主任思前想后。突然听说苏联援华专家里,有她当年留苏时的老师,仍然还是单身。于是果断地当起了跨国红娘,介绍伊万和铁珍认识。

伊万比铁珍大十岁,头发已经花白,但身姿依然挺拔。活动结束后,铁珍真诚地说:“谢谢章主任,我的好大姐。”章主任摆摆手:“伊万是个好同志,二十多年前我就认识他,他那时还是个刚毕业的助教,这么多年也一直忙着教学和科研,没有恋爱没有婚姻,一心扑在苏维埃建设事业上。”她顿了顿,“我们国家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伊万来帮助我国。你再与他组建家庭,帮他解决后顾之忧,于国于家于你自己都有利,是家国情怀的具实体现。”铁珍明白章主任话中的深意。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特别是科技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苏联的援助至关重要,而像伊万这样的科学家正是国家急需的人才。

次年春天,铁珍与伊万于京城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新任纺织部的章副部长犹如春风般第一个抵达现场,送上了一对绣着鸳鸯的枕套,仿佛为这对新人的爱情注入了甜蜜的祝福。新任编译部的陈副部长更是带着他的苏联妻子亲手烤制的列巴面包,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婚礼现场。“祝你们幸福。”曾经任过总政委的陈副部长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